塑造有個性的品牌,強大中國制造??訪designaffairs集團CEO Nico Michler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中國企業很了不起,已經具備相當雄厚的實力,下一步是要想著怎樣把自己做得更好,而不是模仿別人、成為別人,不要總想著成為Miele、Bosch、Siemens、Beko,遲早有一天,全球家電制造都要看中國的‘臉色’。”IFA 2015結束后,《電器》記者隨團按計劃對designaffairs集團設立在德國慕尼黑的總部進行商務拜訪時,竟然從一個外國人口中聽到這樣一番鼓勵的話。他就是designaffairs集團的CEO , Nico Michler。他擁有15年專業經驗,熟知歐洲、亞洲以及美國市場的特點,對家電產品設計、品牌規劃有一番獨到見解。
轉變觀念,不拘泥于細節
designaffairs的前身是西門子集團設計中心,2007年獨立于西門子,是一家集產品發展和品牌規劃為一體的設計咨詢機構,在慕尼黑、埃爾蘭根和上海設立了分支機構,與涉及不同領域的上百個世界級品牌深度合作。當《電器》記者問到,在品牌塑造過程中,中國企業與國外企業之間的差距時,Nico Michler表示:“很多中國企業對品牌塑造的認識很不全面,經常會把注意力集中在某個細節或某個單獨的產品,沒有把品牌特有的精神放入品牌塑造整體計劃中加以融合。例如,產品的外觀設計,用各種元素裝飾某一款產品,卻忽視了這款產品本身與品牌形象之間存在的關系,搶眼的外觀設計或許能夠幫助這款產品取得良好的銷售業績,但對品牌形象的塑造,不會有太多幫助。”
在這一點上,designaffairs與合作伙伴溝通時強調對品牌形象的全面包裝塑造。據介紹,designaffairs在設計和品牌戰略領域,提供從設計研究到工程支持的全方位支持,涉及的服務項目包括設計研究、工業設計、用戶界面設計、包裝設計、色彩及材料設計、工程技術支持等。“designaffairs立足于國際化的運營模式,被評價為全球最有價值的創意機構之一。”Nico Michler補充說,“許多成功案例告訴我們,所謂品牌包裝,并不僅是對某款產品、某個細節的設計,而是為品牌注入個性、提升品牌辨識度,是系統科學的龐大工程體系。對此,中國企業必須轉變觀念。”
追求滿足消費需求最基本訴求的創新
“要知道消費者購買產品最根本的需求。”Nico Michler說了這樣一句看似淺顯易懂的話,但他同時指出,一些中國企業的產品設計正在偏離這個初衷。他解釋說:“消費者買洗衣機的目的是要把衣服洗干凈。因此,企業的產品開發生產、市場銷售推廣,都要緊緊圍繞這個訴求。而中國企業的做法往往是,給產品附加太多的噱頭和華而不實的設計,真正創新和品質提升的部分卻不被重視。”
家電是非常成熟的產業,提到創新,很多企業仍會感到困惑。對此,Nico Michler說:“要有開闊的眼界,搜集、積累各種新奇的創意,盡管有些東西或許看上去并無關聯,短時間內無法轉化為產品,但在潛移默化中,這些新的思考會給產品設計、品牌塑造幫上大忙。” 《電器》記者參觀了designaffairs的材料館,這里收集了數千種新材料以及傳統材料的新用法。其中,兩片亞克力板中間是蜂窩狀的金屬,這種材料硬度極高,抗沖擊強度高,重量卻很輕;以魚皮為原材料合成的皮革與動物皮革類似,成本卻極低;兩層木料被一條條切割開,以柔軟的材料做夾層,這種組合材料可以彎曲、伸直,呈現動感……“很顯然,我們不做材料生產加工,但這些積累能幫助設計師產生更多想法。”Nico Michler說。
Nico Michler提醒中國家電企業,在產品創新、品牌塑造過程中,應該加強與專業團隊的合作。“外部專業團隊參與企業的創新流程,不僅帶來新的觀點,還能激活企業內部的創新動力。”designaffairs在設計創新方面有很科學的方法。在designaffairs總部,一面白墻貼滿了獎項證書。Nico Michler自豪地說:“我們已經獲得至少250個重要國際設計獎項。”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