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水器:穩步前行,共存共榮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刊記者 于璇
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14》的數據,截至2013年底,全國居民平均每百戶熱水器擁有量為64.2臺。這個數字不僅無法與彩電116.1臺的高擁有量相提并論,就算與冰箱和洗衣機(平均每百戶擁有量分別為82臺和80.8臺)相比,也仍有較大差距。然而,正是這個顯而易見的差距釋放出的巨大需求,讓熱水器成為略顯低迷的家電市場中的閃光點。
在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的合力推動下,2015年熱水器市場將繼續走在穩步發展的道路上。
規模穩步增長
經歷了2013年的高增長和2014年的理性回歸,2015年熱水器行業走得比以往更加穩健。雖然熱水器行業同樣難逃房地產下行、經濟新常態的影響,增速有所放緩,但是由于主戰場在三四級市場,在城鎮化戰略的帶動下,熱水器行業規模依舊穩中有升。
中怡康測算數據顯示,2015年1~5月,熱水器市場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達到1335萬臺和223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8%和4.8%。不少受訪企業負責人認為,行業實際增長幅度要高于這個數據,熱水器的增量近幾年主要集中在三四級市場,但是三四級市場的數據很難統計。
或許還可以從產量數據一窺熱水器行業的發展情況。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5年1~5月,電熱水器產量為1538.7萬臺,同比增長7.89%;燃氣熱水器產量為471.8萬臺,同比下降1.43%。
2015年上半年,空氣能熱水器也實現增長。產業在線數據顯示,2015年1~5月,熱泵熱水器銷量為41.04萬臺,同比增長5.72%。
據《電器》記者了解,2015年上半年,太陽能熱水器家用單機產品的產量仍未逆轉下降勢頭。由于太陽能熱水器行業尚無較為準確的數據來源,僅從其他三種產品的生產情況來看,熱水器行業2015年上半年實現了穩步增長。
A.O.史密斯集團公司高級副總裁、中國區總裁丁威判斷說:“在中國城鎮化過程中,隨著居民住宅環境和生活習慣的變化,熱水器的普及率將持續上升。”對于熱水器的行業發展而言,城鎮化是個利好消息,將帶動熱水器走進更多家庭。
產品布局生變
作為熱水器市場的四大主力,電熱水器、燃氣熱水器、空氣能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的產業規模、成熟程度、產品特點等各有不同。這也造就了其各自不同的市場定位和發展走勢。
受限于電力和天然氣基礎設施的布局,早期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的銷售主要集中在城市市場,廣大農村市場則被太陽能熱水器占據。隨著市場飽和、基礎設施日趨完備以及城鎮化推進,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的銷售逐漸下移至三四級市場。據統計,截至2013年底,中國城鎮居民平均每百戶熱水器擁有量已經超過91臺。已趨飽和的一二級市場,讓更多的熱水器企業將注意力放到潛力無窮的三四級市場。這也令三四級市場的產品格局發生了變化。
“太陽能熱水器在三四級市場本是非常具有競爭力的產品,不用氣電,使用成本極低。雖然家電下鄉時期太陽能熱水器發展速度很快,但是在無序的競爭下,單機市場近期持續下滑。而空出來的這塊市場,正在被電熱水器占領。”廣東威博新能源供暖供水設備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玉敏說,“城鎮化進程中,鄉鎮住宅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消費者的沐浴需求也不斷升級。短期來看,鄉鎮的電力設施已經比較完備,利于電熱水器市場的進一步拓展;燃氣熱水器則將受制于燃氣管線的分布深度。”
有太陽能熱水器企業負責人曾對《電器》記者坦言:“家電下鄉后,我們在鄉鎮市場與電熱水器的交鋒越來越多,競爭的壓力比以前大很多。”
在一二級市場,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的競爭格局也在悄然生變。“從全國市場來看,近些年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的市場占比變化并不大,基本維持在6:4。”丁威分析稱,“但是,受益于西氣東輸工程,燃氣熱水器近幾年的增速比較快,特別是在一二級市場。”
萬和有關負責人也認為,西氣東輸項目持續有效推進使得一二級城市的管道鋪設日益發達、天然氣價格也大幅降低,這讓消費者在選購熱水器時會優先考慮燃氣熱水器。甚至有企業人士預測,在一二級市場,目前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的市場占比應該已經相當,未來發生逆轉已成定局。
值得注意的是,分區域市場來看,由于各地天然氣管道的到位率不同,也將影響當地市場的熱水器產品格局。“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西氣東輸兩線工程已經成功帶動華東和華南地區一二級市場燃氣熱水器的銷售。當三線工程完工時,全國范圍內必然有更多的一二級城市接通天然氣,這對燃氣熱水器而言是發展的機遇。”張玉敏說。
空氣能熱水器雖然規模尚小,但是前景被一致看好。海爾有關負責人稱:“空氣能熱水器是近年來新興的熱水器行業中的佼佼者,受到越來越多消費者的青睞,尤其是在長江以南區域,已然成為用戶首選的熱水器品類。”
多能源互補的智慧未來
如今,越來越多的企業沒有了門戶之見,均衡布局四大類產品。“電熱水器和燃氣熱水器之間,誰也不會把對方干掉。空氣能熱水器和太陽能熱水器更是符合環保趨勢的節能產品,優勢各有不同。”丁威介紹說,“A.O.史密斯的做法是,根據應用環境,盤點技術和產品,立足用戶需求尋找最佳解決方案,進而滿足終端用戶熱水需求。”在他看來,沒有一種產品比另一種產品絕對好,只是在特定應用條件下,一種產品比另一種更適合。
海爾、A.O.史密斯、萬和等熱水器領軍企業,都已形成全品類共同發展的產品布局,從熱水器制造企業向家庭熱水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這也促使不少企業放棄經營單一產品的模式,開始向熱水器全領域進軍。此前在家用領域主攻燃氣采暖爐市場的博世熱力技術,今年不但擴充了燃氣熱水器的產品線,還將電熱水器引入中國市場。廣東格美淇電器有限公司此前主做電熱水器,2014年上馬燃氣熱水器項目。據該公司總經理高靈軍介紹,目前,格美淇燃氣熱水器的銷售情況不錯,今年還將推出空氣能熱水器。
更為主要的是,對于熱水器這個耗能大戶而言,節能是行業持之不懈奮斗的目標。“參考歐美發達國家市場的發展軌跡,多能源互補是未來熱水器行業的發展趨勢。”丁威認為,目前多能源互補系統的購置成本比較高,推廣的關鍵是找到投資回報率合理的低成本解決方案。
作為近年來家電行業的發展熱點,智能化同樣滲透到熱水器行業。海爾在AWE2015上展示的智慧用水生態圈,正是對熱水器行業更智能未來的一種詮釋。在產品層面,不少品牌都推出了具有遠程控制功能、或是可以自學習、自記憶用戶沐浴習慣的智能化產品。據長虹日電科技廚衛經營部產品總監楊東透露,在長虹的智能戰略下,ChiQ智能熱水器將于年內發布。
在丁威眼中,智能化是熱水器技術創新的重要方向,是非常有潛力的立足點。但是,他也強調,智能化的意義在于解決對消費者有重大意義的問題,而不能淪為“技術人員自我欣賞”。“中國熱水器行業需要努力的是,踏踏實實做好研發,找到突破性技術,在國際平臺上提升中國熱水器行業的影響力。”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