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創藍天,海爾熱水器全力助攻“煤改清潔能源”環保攻堅戰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今年,我們特意將‘海爾兄弟’的LOGO貼在了‘煤改電’中標項目的設備上。”2017年10月26日,海爾熱水器商用熱泵總經理余錦劍一見到《電器》記者就道出這個消息。巧合的是,這對為中國消費者熟知的兄弟,正是應用高科技手段創造并附有人類靈魂與靈性的機器人。而記者此行來到青島,要走訪的正好也是海爾熱水器參與“煤改清潔能源”項目的兩個小微公司??海爾熱泵和海爾燃氣熱水器。在這場保衛藍天的環保攻堅戰中,海爾熱水器的兩大產業兄弟聯手,不僅合力助攻“煤改清潔能源”,也順應國家清潔取暖環保改造大勢,實現了在各自領域的成長與突破。
順勢而為,助力綠色發展
作為國內首家發布環境報告書的企業,海爾集團始終堅持“綠色發展”戰略,此次參與“煤改清潔能源”既是踐行企業社會義務的體現,更是在國家綠色發展大勢下的順勢而為。
據《電器》記者了解,憑借在空氣源熱泵和燃氣壁掛爐領域的積累和造詣,海爾熱水器成為最早一批響應政府號召,參與“煤改清潔能源”冬季清潔取暖改造項目的企業。在此次專題組稿過程中,記者曾翻閱多份“煤改電”或“煤改氣”項目中標文件,無論北京、天津,還是河北、山西、山東等省的通道市,都可以看到海爾的身影。
在與海爾熱水器“煤改電”項目負責人余錦劍和“煤改氣”項目負責人海爾燃氣熱水器企劃總監馮俊杰的深入交流中,《電器》記者得以一窺海爾在多地中標的原因。首先得益于海爾集團強大的品牌影響力。目前來看,“煤改清潔能源”項目通常由當地老百姓自主在中標品牌中選擇,海爾這樣的大品牌顯然更受青睞。其次,得益于在相關領域深厚的技術和的產品積累。海爾熱水器熱泵產業總經理楊磊介紹說:“我們是從2000年初開始研究熱泵產品的,對產品的可靠性進行了長期驗證,并結合消費者使用實際和現有產品的的問題,提出了適宜中國市場的有針對性的解決方案。”據了解,海爾熱水器兩大部門均為“煤改清潔能源”研發了專門機型,切實滿足居民清潔取暖需求。第三,作為大企業,海爾熱水器擁有完善且富有活力的生產、銷售、服務體系。面對清潔取暖帶來的市場爆發,海爾熱水器應對有序,貨源充足,服務到位,為多地清潔取暖改造的順利進行貢獻了自己的力量。第四,人單合一的戰略落地和小微機制的實施,實現了員工向創業者的轉型,通過激發創業者的創業激情和企業平臺的資源優勢,實現小微企業快速瞄準并抓住市場機會。這也是海爾熱水器在多個“煤改清潔能源”項目中拿到第一的原因所在。
洞察在先,發力“煤改電”
2015年,在占據家用熱泵市場絕對優勢份額后,海爾熱水器推出商用熱泵產品。2016年,“煤改電”率先在北京地區落地,青島經濟技術開發區海爾熱水器有限公司也成為首批中標的企業。談及布局時間的準確性,楊磊坦言:“就企業發展而言,對于市場機會的洞察非常關鍵。我們從2013年起就開始準備熱泵采暖產品,畢竟產品要經過很長時間的設計開發和更長時間的驗證。最終,我們要確保產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效果。”正是由于洞察在先,已經做好產能和產品準備的海爾熱水器,才可能從容不迫地把握“煤改電”帶來的發展機會。
《電器》記者在走訪時發現,海爾熱水器為“煤改電”專門推出了驕陽、暖陽、紅日3個系列的產品。據余錦劍介紹,2016年海爾熱水器已經能夠為“煤改電”項目提供成熟的產品及應用方案,并派出了多支用戶調研隊伍。“在調研用戶整個采暖季的使用習慣及要求之后,2017年海爾熱泵輸出了相應的產品提升方案,成功升級了低溫-12℃情況下100%制熱量的變頻高能效產品,有效改善了低溫制熱量衰減的技術難題,并同時降低了產品運行噪聲。”他還提到,海爾熱泵還解決了低電壓造成的機組不啟動等技術難題,目前產品可以在165V電壓條件下正常啟動運行。
《電器》記者了解到,2016年,海爾熱泵主要以家用產品參與“煤改電”項目;2017年商用產品的比重逐漸上升,集中式的工程中標數量明顯增加。海爾提供的數據顯示,2017年1~9月,海爾“煤改電”項目中標面積超過100萬平方米,超過去年300%, “家用產品主要服務于分戶式采暖的個人用戶,而商用產品則聚焦大棚、學校、醫院、煤礦等客戶的‘煤改電’項目需求。”余錦劍說,“明年‘煤改電’項目將繼續擴大,政策落地的省份也會繼續增加。我們將在清潔能源的道路上繼續前進,預計供暖面積將超過500萬平方米。”
全力以赴,聚焦“煤改氣”
“煤改氣”已經成為燃氣壁掛爐行業最津津樂道的話題。產品銷量直線拉伸,消費者認知度明顯提高,燃氣壁掛爐市場似乎瞬間就被‘煤改氣’引爆了。“業內預測,在政策帶動下,2017年中國燃氣壁掛爐市場規模有望達到300萬臺,其中大部分銷售都與‘煤改氣’項目相關。”馮俊杰在會議間歇匆匆趕來與《電器》記者進行交流。他坦言:“海爾燃氣壁掛爐的年產能為30萬臺,已經滿負荷運轉,實現滿產滿銷。目前我們正在討論進一步擴大產能的問題,預計‘煤改氣’還將繼續帶動燃氣壁掛爐市場規模快速增長。我們明年的整體產能規劃為100萬臺。”
目前,海爾熱水器已經為“煤改氣”項目輸送了六大系列20多個型號的專用燃氣壁掛爐,以更好地滿足各省市清潔取暖的需求。“我們的準備比較充分,產品很豐富。同時,我們還會不停地偵查每個區域的小變動,然后再根據需求在產品上加以落實。”馮俊杰以北京為例給《電器》記者做了詳細介紹。“在實地調研中,我們發現,北京改造地區的住宅結構以四合院為主,供暖回路比較長。”他說,“而燃氣壁掛爐此前的應用主要集中在城市樓房中,供暖回路相對較短。針對這一情況,我們將水泵的揚程提升至7米,保證在產品可以滿足農村住宅供暖需求。”
同時,由于各省市“煤改氣”招標要求各有不同,客觀上也要求投標企業擁有更多的產品以供選擇。“有的地方要求低氮,有的地方要求能效1級,各不相同。2018年,我們會根據這些要求進行新的調配。”
積極培育,放眼未來大市場
在海爾熱水器,“煤改電”和“煤改氣”都是被當作“項目”來推進的。在高度重視的同時,各個事業部門的掌舵人更看重的是未來的大市場。
“如今的‘煤改電’有點像幾年前的節能補貼,從采暖應用來看主要以政策驅動為主。”楊磊評價說,“政策在短時間內可以促進整個社會的,特別是行業的資源往這個方向去傾斜、去發展。但是,發展到一定程度后,還是要回歸到市場驅動,最終市場將以消費者自發的、自覺的、主動去購買的方式為主。”據他預測,未來2~3年可能就會出現逐步的轉化,“從行業的緯度來講,政府補貼只是開了一個頭,伴隨資源整合、消費者的認知提高,在使用體驗好的前提下,就會形成口碑傳播、主動購買。”
余錦劍認為,“煤改電”是大勢所趨,即使沒有政策補貼,市場也將繼續發展。“目前,‘煤改電’呈現三個趨勢。一是由北向南推進,由北京向天津,到河北,再到山東,未來還將逐步向南推進,一直到長江流域。第二個趨勢是由戶式采暖走向集中采暖。第三個變化是補貼政策在逐步削弱,將逐漸趨于市場驅動。”
馮俊杰也認為,“煤改氣”就相當于一個特殊的項目,不是行業發展依憑的長久之計。“近幾年,長江流域市場對于燃氣壁掛爐采暖的認知度在提高,用戶反饋非常好。在國家政策帶動下,相信會有更多的消費者了解并開始選用這類產品。未來,在長江流域這種沒有集中供暖的地方,燃氣壁掛爐大有可為。”
“只有以優質的產品在“煤改清潔能源”項目中才能收獲良好的使用效果,才能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取得主動,才能為行業、社會更長遠的發展謀求紅利。”海爾人在此次采訪中不斷傳遞著這樣的理念,未來更加蓬勃的清潔采暖市場值得期待。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