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改清潔能源: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推動北方采暖市場發展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近年來,環境問題頻發,尤其是在冬季,大面積的“霧霾”天氣成為國家和社會重點關注的問題。其中,煤炭消費被認為是空氣污染的主要來源之一。為此,近兩年,中國北方多個省市全面推進“煤改清潔能源”采暖改造,以減少燃煤污染,改善空氣質量。
經過近兩年的加速推進,“煤改電”和“煤改氣”的相關政策在多個省市落地,不少家庭已完成采暖項目改造,不僅為用戶帶來更舒適、干凈的采暖方式,也提升了空氣源熱泵和燃氣壁掛爐的市場規模。10月,在新的供暖季即將到來之際,《電器》雜志籌劃了“煤改清潔能源”專題,記者不僅進行了企業采訪和資料收集,還兵分四路,分別對北京、天津、河北以及山東4個省市進行了入戶走訪,在了解了政策、市場的同時,也與用戶進行了面對面交流,真實、深入地感受大家對“煤改清潔能源”的態度及反饋。
環境問題備受關注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環保問題再次被關注。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工作報告中說道:“堅持全民共治、源頭防治,持續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打贏藍天保衛戰。”從過去的“打好藍天保衛戰”到“打贏藍天保衛戰”,表述雖僅一字之差,但從“打好”到“打贏”,反映出黨中央對治理大氣污染的堅定決心。10月23日,十九大新聞中心舉辦“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集體采訪,將環保作為討論重點。由此可見,國家對環境問題的高度關注。
“煤改清潔能源”是解決環境問題的一項重要舉措。在“打好生態環保攻堅戰”集體采訪中談到河北霧霾時,河北省環保廳黨組書記、廳長高建民指出:“科學治霾就是源頭治理、精準施策以及減少污染排放。針對以燃煤為主的能源結構,我們強力推進冬季清潔取暖、燃煤發電機組超低排放升級改造、關停取締實心粘土磚瓦窯、淘汰燃煤鍋爐,大幅減少燃煤消費總量。特別是針對秋冬季北方地區散煤燃燒量大的特點,我們對散煤嚴格管控,將廊坊、保定的18個縣設為禁煤區,在有條件的地方,特別是在城市的建成區周邊和農村地區,本著‘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大力實施‘電代煤’‘氣代煤’工程,今年能完成180萬戶改造任務,可減少燃燒散煤480萬噸。”
政策全面推進
2017年,在相關政策的指導下,多省市“煤改清潔能源”全面推進。2月17日,環保部印發《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年大氣污染防治工作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將實施范圍從“2+18”拓展為“2+26”。其中,“2”指北京和天津兩個直轄市,“26”為4個省份的26個市,包括河北省的石家莊、唐山、廊坊、保定、滄州、衡水、邢臺、邯鄲,山西省的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山東省的濟南、淄博、濟寧、德州、聊城、濱州、菏澤,河南省的鄭州、開封、安陽、鶴壁、新鄉、焦作、濮陽。
《方案》指出,全面加強城中村、城鄉結合部和農村地區散煤治理,北京、天津以及河北省廊坊、保定在10月底前完成“禁煤區”建設任務,并進一步擴大實施范圍,實現冬季清潔取暖。傳輸通道其他城市于10月底前,按照“宜氣則氣、宜電則電”的原則,每個城市完成5萬~10萬戶“以氣代煤”或“以電代煤”工程。
為全力做好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堅決打好“藍天保衛戰”,8月18日,多部門聯合發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氣污染綜合治理攻堅行動方案》,明確要求“2+26”城市全面完成“以氣代煤”“以電代煤”的任務,在10月底前,需要實現“散煤清零”超過300萬戶的目標:北京市須完成700個平原村約30萬戶、天津市任務為29萬戶、河北省為180萬戶、山西省為39萬戶、山東省為35萬戶、河南省為42萬戶。
就在多省市“煤改清潔能源”如火如荼進行時,“藍天保衛戰”又發起了新的攻勢。9月6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國家能源局四部委聯合印發了《關于推進北方采暖地區城鎮清潔供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對北方采暖區清潔供暖工作作出部署。
“因地制宜”成為《指導意見》推進工作的一大看點。按照《指導意見》安排,京津冀及周邊地區“2+26”城市重點推進“煤改氣”“煤改電”及可再生能源供暖工作,減少散煤供暖,加快推進“禁煤區”建設。其他地區要進一步發展清潔燃煤集中供暖等多種清潔供暖方式,加快替代散燒煤供暖,提高清潔供暖水平。
除此之外,各省市也相繼推出不同的補貼政策,推動“煤改清潔能源”的加速進行。目前,“煤改電”和“煤改氣”補貼分為兩部分:一是購買政府指定設備可獲得設備補貼,二是采暖季設備運行時政府給農戶的電量或氣價補貼。
在設備補貼方面,空氣源熱泵的補貼高于燃氣壁掛爐。就空氣源熱泵而言,天津市支持度最高,山東最少。綜合各地政策可知,天津市平均每戶設備補貼最高可達2.7萬元,北京市戶均補貼2.4萬元左右,河北省補貼額度在3000~7400元之間不等,山東省對設備方面的補貼為5000元左右。在采暖使用補貼方面,山東省、山西省補貼最高,均為2400元。
因地制宜推進
“煤改電”和“煤改氣”均為北方采暖改造工程,目前兩者都正在順利推進中。《指導意見》強調,“煤改清潔能源”中,須因地制宜推進天然氣和電供暖。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和“禁煤區”,應結合當地條件加快發展天然氣供暖和電供暖,宜氣則氣,宜電則電,避免重復建設。在天然氣資源落實的條件下,因地制宜選擇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燃氣壁掛爐、燃氣熱電聯產、燃氣鍋爐等多種方式,推進天然氣供暖;在電力資源充足地區,優先發展用戶終端電供暖方式,綜合運用各類熱泵、高效電鍋爐等多種方式推進電供暖,積極發展電供暖與蓄熱相結合的供暖模式。
在許多地區,與用氣相比,用電更為方便。同時,對于“煤改電”項目中最典型的使用設備空氣源熱泵而言,在能源的清潔性上也有突出優勢。然而,空氣源熱泵對環境溫度要求很高,且裝機成本較高。因此,部分企業擔心未來空氣源熱泵的政策走勢有變化。《電器》記者走訪時發現,北京“煤改電”項目政府補貼較高,在市、區兩級政府的共同補貼下,用戶免費或者只需再花費兩三千元即可安裝空氣源熱泵,使用時也有電費補貼。“很多城市沒有北京這樣的補貼力度,用戶需要花費上萬元甚至更多費用來購買產品,電費補貼也高低不等,或者沒有,而改造項目多在農村地區,一般農戶都無法承擔。”北京華業陽光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孫斌說。
燃氣壁掛爐作為“煤改氣”項目的主要使用設備,最大的推進障礙是天然氣的供應。在此次走訪中發現,河北省的部分地區,為了完成“煤改氣”項目,先進行了天然氣管路鋪設工作。燃氣壁掛爐采暖的優勢是產品發展更為成熟、舒適性更好、成本相對較低,對補貼的依賴性相對低一些。同時,燃氣壁掛爐不受超低溫環境的影響,可適用于新疆、內蒙古以及東北三省等冬季寒冷地區。
海爾空氣源熱泵產業總經理楊磊認為,從當前的市場風向以及政策導向來看,“煤改清潔能源”勢在必行,“煤改電”或者“煤改氣”的具體落地,則取決于當地的實際情況。“所謂的實際情況就對應著‘宜電則電,宜氣則氣’這一國家政策。在燃氣網絡無法到達或者需要花費很大代價才能到達的情況下,‘煤改電’則會以其優勢當仁不讓地成為主導技術;在燃氣網絡相對完善的情況下,則需要考慮當地政府的財力,如果財力充分,‘煤改電’也會成為主流,如果當地財力貧乏,會以‘煤改氣’為主。”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