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力以高質量發展兌現美好生活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在2016年為全體員工加薪1000元的基礎上,再次按照人均每月1000元額度,根據績效、崗位給員工加薪。最近格力電器工爆出的這個開工紅包,不但給這家企業的近8萬員工新年開工帶來了濃濃春意,同樣也讓全社會為之一振。進入社會主義新時代,讓人民群眾的生活更美好。如何實現這一愿景?格力用實實在在的行動給出了答案。
正如董明珠在新年講話中所言:“格力未來的發展,不再是一個簡單的多少千億的目標,而是希望通過這個目標的實現,讓大家的生活更加幸福美滿,在精神上有收獲,在物質上有收獲。”讓員工共享企業的發展成果,讓他們通過以企業的不斷發展獲得從精神到物質更多的獲得感,董明珠說到了,也做到了。
2017年,格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優異成績,營收、利潤均創下了歷史新高。在國內外經濟仍在艱難復蘇的2017年,格力電器這一靚麗成績的取得,是格力員工努力奮斗的結果,是格力在董明珠領導下全員努力通過提質增效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結果。
2012 年,格力電器成為國內首家產值過千億元的家電企業,彼時逾 10 萬員工創造了 73.8 億元的利潤,2016 年,格力電器員工不到 8 萬人,創造了 154.2 億元的利潤。利潤大漲,直接原因是格力電器生產效率的大幅度提升。2016年,格力自主創造的智能裝備,助力格力的整體生產效率提升了10.5%。
成績的取得,也是過去一年格力開源節流,降成本帶來的顯著成效。降成本是一個技術活,靠技術降低成本才是發展之道。格力電器將降成本列入技術攻關重要內容,成為技術領域的一個研究方向。在中央高度重視企業發展、不斷為企業降成本出招施策的當下,格力電器主動向內部看,以自我挑戰的精神有效降成本,也向社會普及了一個重要認知:真正的成本控制,不是靠偷工減料,而是靠每個人的成本意識。成本意識是要不斷發現不合理的地方,共同想辦法去解決處理。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格力從以量求效到以質取勝,通過智能化、多元化的雙輪驅動實現高質量發展,煥發出了新時代新制造的勃勃生機,也為國人的美好生活增光添彩。
這份美好,首先溫暖了員工,讓一線勞動者受到了更多尊重,讓他們有能力過上更體面的生活。近年來,格力電器給安裝工多次提高安裝費、為員工漲薪、為員工提供住房福利等,讓普通員工共享企業發展成果,獲得感不斷增強,不斷實現了待遇留人,還極大鼓舞了員工的干勁,為企業創造了更大的價值。
這份美好,也惠及全社會。格力電器慷慨發出“紅包”,既給同行樹立了榜樣,在全行業營造了企業要切實提高員工福利待遇的風尚,也讓格力電器的上下游企業、普通消費者都看到了一個穩健發展、有情有愛的格力電器,看到了中國制造企業的自信自強,這是對整個中國制造的鼓舞。
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幸福也是分享出來的。人人努力奮斗,企業才會有好的發展;企業有好的發展,也要讓員工有好的生活。格力電器的“開工紅包”,讓企業和員工都獲得了強烈的“獲得感”,為這種“獲得感”點贊!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