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總動員:更智能,更全能——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側記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志剛,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8月20日,“2019世界機器人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全球180余家機器人領域的知名企業攜旗下前沿技術產品亮相此次大會。隨處可見的各類機器人,讓這場大會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機器人總動員。
更智能,體型愈發輕巧
《電器》記者剛一進入A館,就被《我和我的祖國》的樂曲聲吸引。而演奏這曲贊歌的,是曾經登上過央視春晚舞臺的格力機器人樂隊。這支樂隊由十余臺格力工業機器人GR606組成。據介紹,GR606的結構輕巧,運動速度快,定位精度更是高達±0.02mm,可廣泛應用于機器裝載、一般裝配、碼垛和物料裝卸等生產環節中。
事實上,輕型化已經成為如今工業機器人發展的趨勢之一。《電器》記者發現,工業機器人正在告別以往粗獷的外形,不少企業展示的工業機器人都具有體積小、質量輕、靈活度高、智能化高等特性。以新松GCR20-1100協作機器人為例,產品的外表線條流暢,動作靈巧準確,搭載擰緊模組及螺釘供釘系統,全程智能控制與檢測,采用深度傳感器及視覺識別系統,實現智能供釘、跟釘、擰緊。新松展位工作人員表示,工業機器人的應用,對安裝空間有要求,輕型化產品可以更好地融入更多的制造環節,擴大產品的適用范圍。
高智能化的協作機器人在展示現場可謂“吸睛”利器,每一臺都收獲了現場觀眾圍觀。大家嘗試著從協作機器人手中接過一杯熱騰騰的咖啡,或是與機器手近距離進行互動。不難看出,機器人正在擺脫工業圍欄的束縛,更深度地融入制造環節,成為工人身邊的機器人工友,代替人類處理高危險、高重復性和高精度的工作。
更全能,各領域全面開花
當前,機器人領域領軍企業都在加大研發力度,不僅聚焦工業互聯網應用和智能工廠解決方案,還很重視無人車、仿人機器人、災后救援機器人、深海采礦機器人等產品研發,搶占機器人智能應用發展先機。《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9)》顯示,201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294.1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159.2億美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94.6億美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為40.3億美元。
機器人正在融入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實踐應用場景持續拓展,天上飛的,水里游的,地上跑的,可謂應有盡有。以物流機器人為例,在智能工廠中,這類機器人已經在原料入庫、物料分揀、線邊配送、成品搬送等環節得到廣泛應用。欣奕華新型自然導航式頂升型物流機器人可以解決工廠中物料車及物料箱的自動化轉運問題,機器人可精準鉆入周轉貨架底部,通過頂升方式取放貨架上周轉箱,最大負載能力可達200kg。同時,京東、美團等企業正在嘗試讓升級版的物流機器人走入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積極進行無人配送方面的探索。
服務機器人已經在車站、醫院、銀行、機場、商場等商用場景落地,實現導覽、引導、講解、運送等功能。《電器》記者在現場看到,服務機器人多為人型,但是針對不同的應用場景,具體形態和功能會發生改變。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700多件展品,世界機器人大會還呈現出中國機器人行業發展的現狀。中國工業機器人研發的首要目標仍是突破機器人關鍵核心技術,不少企業也展示了在核心技術領域的突破,如格力展示的伺服電機等。據預測,2019年中國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86.8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為57.3億美元,服務機器人市場規模為22億美元,特種機器人市場規模為7.5億美元。2014~2019年平均增長率約為20.9%。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李志剛,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