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家電業的研發力量已經迎來成熟期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10月23~24日,一年一度的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在廣東佛山召開。無論市場如何,人們已經習慣了這場盛會的火爆。始于2000年,至今已是第16屆的技術大會,推動和見證著中國家電業的發展。而今年的技術大會傳遞出更鮮明的信息是:中國家電業的研發力量已經來到了開花結果的時代,中國家電業的研發力量已經迎來成熟期。
眾所周知,2019年,包括中國在內的全球家電市場都不盡如人意,但是,這絲毫沒有影響行業內技術人員的參會熱情。750人的參會人員規模再次不出意外地超過上年。而這種勢頭自2010年從兩年一屆改為一年一屆以后就一直保持。
當然,參會規模只是其中的一個方面。技術大會配套的《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論文集》數量和質量也屢創新高。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理事長王雷在《2019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論文集》前言中寫到:“論文的數量從2000年的48篇、2010年的130篇、2013年超過200篇、2018年超過300篇,到今年收到的論文數量已達391篇,又有近23%的大幅度增加。”
參會規模和論文數量的逐年增長,已經成了技術大會的“常規項目”,但這并不能說明中國家電業的技術力量已經進入成熟期。真正能夠體現成熟期到來的,是以下兩點:一是,論文集的質量;二是,技術大會上主題發言的內容。
關于論文集的質量,王雷在《2019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論文集》前言中已經表述得非常清楚:“(論文集)數量的增加、質量的提高,背后是企業研發上的持續投入,研發體系的不斷完善,更多的優秀人才加入到家電技術研發隊伍中,研發工作的不斷深化和擴展,行業企業特別是龍頭企業技術能力的增強。”
雖然市場表現不盡如人意,但是,技術大會上的發言主題,已經不再圍繞著市場上最急近的需求展開。技術人員已經開始潛心去推動研究什么是成熟的研發體系,家電業未來發展的方向和趨勢,跨界技術如何與家電技術對接融合,以及在未來智慧家庭中,家電板塊如何發揮更大作用。
作為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的主辦方,中國家用電器協會除了對主題發言內容嚴格把握外,也在以技術推動行業發展的方向上,準確地踏準了行業的節拍,主動發揮了行業協會的作用。本次技術大會上,由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主導修訂的空調器、冰箱、洗衣機、廚房電器和電飯鍋技術路線圖發布。面向下一個五年,面向2021年即將迎來的“十四五”發展階段,面向全球日趨復雜的經營環境,中國家電業如何依托技術發展占領制高點,找到更重要的位置,新修訂的技術路線圖無疑具有指引作用。
一位受邀參加本屆技術大會的外國同行,非常驚訝于這場盛會的規模和論題討論的熱烈程度。“非常不可思議。這么多競爭對手的研發骨干可以坐在一起,討論這些嚴肅的、有意義的技術內容。這在其他國家是不可能的。”他說。我想,這應該也是中國家電業走進“有中國特色”的成熟期的表現之一。
愿每一個身在其中的人,都能把握這個時代,這個黃金時代。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