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化軟實力,滁州大力推進產學研用結合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剛剛獲得安徽省十佳工業設計師的揚子空調工業設計總監黃運勇,在初到滁州時,曾因對事業發展方向的不確定和不自信而充滿了擔憂。過去8年間,黃運勇不僅成立了滁州首家工業設計企業,實現了許多成果轉化,還選擇了在滁州扎根生活。留住他的,不僅是滁州欣欣向榮的家電產業,還有滁州政府對科研設計的全力支持,以及在人才引進上大力推進的政策。
黃運勇并不是個例,滁州在科研設計和人才引進上均有多項政策落地,始終堅持創新,支持家電企業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全力以赴把滁州打造成為具有一定核心競爭力的智能家電產業研發、設計和制造基地。目前成果初顯,滁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46家、國家及省級創新平臺35個、擁有授權發明專利163個、獲得省級以上新產品77個、牽頭或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15項,滁州家電產業基地的科研實力與日俱增。
打造一流的公共科研平臺
在滁州家電業,滁州市政府始終把創新作為基地發展的“核心能力”,形成創新平臺、創新主體、創新產業“三位一體”的有機整體,推動基地向家電“智”造轉型。
滁州建有國內一流的集家電研發、設計、檢驗檢測、人才培育為一體的家電科技公共創新服務平臺。該平臺為家電產業提供成果孵化、研發設計、檢驗檢測等科技服務,加速推動家電產業向智能化轉型升級。
滁州市經濟和信息化局提供的資料顯示,滁州家電科技公共創新服務平臺已獲批為“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全市科技孵化器面積達10萬平方米,成為200多家中小型科技企業的孵化器。為全市及周邊800多家關聯企業提供創新服務,將有力推動家電產業創新發展再上新臺階。
在檢測機構方面,目前滁州市已經建有國家電子元器件質檢中心、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安徽分院、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華東檢測基地等檢驗檢測機構,家電及配套類企業與檢驗檢測機構開展的合作越來越緊密。
安徽中認倍佳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自公司建設以來,滁州政府在建設及運營中都給予了支持,例如“支持科技創新若干政策項目”“鼓勵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若干政策”等。他說:“科技創新是現在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滁州越來越重視科技發展、科技創新,在政府帶動下,向高新產業大步邁進。”
安徽中認倍佳科技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為家用電器的檢測,附帶相關技術、標準的培訓等技術服務,檢測業務包含CCC、委托、分中心的監督抽查、自愿認證、國際認證檢測等,主要從事白色家電檢驗檢測業務,可為滁州家電企業提供全面服務。
談及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落戶滁州,滁州家電企業普遍表示對產業發展具有積極影響。滁州東菱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志峰說,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在滁州建立分院后,滁州家電企業的產品認證和檢測都可以在本地進行,非常便利。
同時,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滁州分院還將一些先進的技術和設計帶到了滁州。滁州韓上電器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金林表示,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滁州分院對滁州的家電企業幫助很多,會分享許多前沿技術和設計,還會輸送標準類人才。
目前,依托現有各類園區,滁州家電業引進了一批擁有知名品牌的創意設計龍頭企業,提升了家電產品設計檔次和能力。
其中,黃運勇為滁州建立了第一個工業設計企業。“此前,滁州基礎工業設施完善,配套企業齊全,可以說有良好的工業設計基礎,但遺憾的是,這里還沒有一家真正的工業設計企業。”他表示,在滁州政府的牽頭下,通過每年舉辦數次的業務對接會,讓產品生產各個環節有機會直接見面,使整機企業開始了解工業設計,以此逐步打開滁州的工業設計之門。
對工業設計而言,從創意到圖紙,從樣件到產品,供貨商、設計師和技術人員的完美配合對于企業來說意義重大。因此,黃運勇表示,產業鏈非常完善且集中的滁州,非常有利于新品的設計和投放。這些年,黃運勇及團隊為揚子空調設計的諸多新產品都備受認可。例如“零風感”空調設計,已先后獲得72個國家設計專利,多次榮獲安徽省“江淮杯”工業設計大賽的金獎等獎項。
依托公共服務平臺,滁州市家電企業與相關院所開展了多方面合作。緊鄰南京江北新區的滁州高教科創城,目前已與南京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中國礦業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10多所高校院所建立合作關系,同時,滁州市全市企業與國內10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建立穩定的產學研合作關系,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滁州園區等一批科創平臺成功落戶。
2019年以來,滁州市與中國高校(華東)科技成果轉化中心、西安交通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滁州分院、長春光機所滁州裝備研究院等科創平臺開展了系列產學研合作活動,大力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在滁科創平臺、研發機構開展成果轉化和企業技術難題攻關等活動,有力推動了企業創新發展,增強企業競爭能力。
到2020年,科創城建成區面積達10平方公里以上,引進各類高校、教育培訓機構、科研院所20家以上,引進省級以上創新平臺20個以上。
不斷提升的企業創新能力
10年前,《電器》記者走訪滁州的家電產業時,不少企業表示,會將滁州作為生產基地,產品研發仍在總部。而此次走訪,絕大部分上下游企業代表都表示,已在滁州具有研發團隊,開始進行自主研發,并且在集團的地位越來越重。
以博西家電為例,博西家用電器(投資)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兼首席運營官舒伯特表示,博西(滁州)家電工業園擁有制冷和洗碗機技術的工廠實踐,是其在中國的產品研發中心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博西家電全球研發體系的其他部分例如歐洲研發中心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目前,滁州市政府積極支持符合條件的家電企業聯合高校院所牽頭申報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研究中心等創新平臺,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實施“百企升級”行動,逐企制定科技創新路線圖,增強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政策的不斷激勵下,滁州許多家電企業的創新能力在不斷增強,研發投入不斷加大,一大批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等創新平臺已經投入使用或正在建設中。
位于滁州經開區高鐵站區滁州原創科技城的康佳科創中心目前也已經正式開工建設。該項目總占地面積136畝,總投資超10億元,建設內容包括康佳研發科技大廈、電商及交易展示體驗中心、眾創空間、配套商業等,建成后將引入智能終端研發中心、全球呼叫中心等科技創新平臺。
滁州家電企業已經有不錯的創新科研成果產業轉化率。例如,在康佳白電的展示廳內,多款具有領先技術的冰箱,令《電器》記者記憶深刻,例如具有AI保鮮系統、能精準對內部儲存情況和食物品質進行檢測的冰箱;采用Double-key系統,可實現單邊停機關閉的魔術對開門冰箱。
在“人工智能”、“互聯網+”等成為新技術發展潮流的當下,滁州也在加快推進人工智能與家電產業融合發展。聚焦中高端消費品,滁州家電企業加快智能家電產品研發生產推廣,打造集研發、生產、銷售及信息服務為一體的高端消費品產業鏈。康佳電子、揚子空調加快人工智能系統應用,目前均已研發并量產出具備人機交互應用系統的電視機和空調。
企業質量品牌意識不斷提升,深入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博西家電、康佳電子、揚子空調等重點家電企業申報專利數量越來越多。國家火炬統計快報顯示,2018年,滁州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從業人數達6.7萬人,實現工業總產值853億元,出口創匯76.2億元,實際上交稅費總額47.96億元,科技活動經費支出24.5億元,企業辦科技機構446個,申請專利3553件,獲批專利1739件。其中,家電占據重要比例。
吸引、培養人才雙動力
人才,是制造業發展之本。滁州的家電產業發展已有30余年,已具有一定的人才積淀。同時,企業升級與政策支撐也為滁州吸引人才提供持續動力。一方面,越來越多的企業在滁州加大研發力度,吸引了更多優秀人才的進入;另一方面,滁州市政府已推出多項政策,通過激勵和獎勵引入并留住人才。
除了曾經的揚子集團為滁州家電產業培育了大批人才外,博西家電、康佳、惠科光電、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滁州分院等也為滁州引入或培養了許多家電精英。滁州惠科光電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沈健萍回歸滁州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在得知惠科集團在滁州投產后,沈健萍認為這將是一個很好的發展機會,因此選擇回到家鄉滁州工作。
在人才引進方面,韓上電器也有自己的心得。為了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韓上電器近年來大力引進高精尖人才,引入的人才包括1位日本家電專家、原合肥三洋技術總監、1位LG洗衣機總工程師、1位美的總工程師以及多位美的研發人員,大大提高了韓上電器的研發實力。
隨著產業的快速發展,滁州家電企業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急需更多高精尖端的專項技術型人才。安徽擎天偉嘉裝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王一風告訴《電器》記者,揚子集團在1991年招了1000名大學生,為滁州后期的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幫助,他們有不少人依然奮斗在滁州的家電產業中。王一風本人也正是這1000名大學生中的一員。“因此,政府和企業結合當地的經濟生產布局,推出更多吸引人才亦或留住人才的措施,用以滿足企業生產制造需求,對滁州家電產業的發展意義非凡。”王一風說。
為了吸引一批高科技項目、高水平機構、高層次人才,滁州市政府大力實施人才招引“三大行動”和人才培育“三大工程”,落實好省、市各類人才獎補政策,支持家電企業引進和培育高端人才。
為了強化人才優勢,滁州當地的高校和職業技術學院紛紛開設家電相關專業,如滁州職業技術學院和滁州學院都開設了模具專業。還有很多學校和當地家電企業合作開設了課程,東菱與合肥工業大學、滁州職業技術學院等學校合作辦學,通過“東菱班”定單式人才培養,以及公司內部東菱學院,以“人才梯隊建設”“夢職場”“任格資格鑒定”“內部培訓為主、外部輸送為輔”的多層次、全方位人才培養方式,拓展人才輸送渠道。
在滁州惠科光電有關負責人看來,滁州地處南京、合肥兩省省會交界處,作為長三角經濟圈的輻射帶,非常具有區位優勢,并且滁州經濟的發展與經濟總量決定了會有越來越多的知名企業、大型企業來滁州投資發展,因此,這勢必將吸引越來越多的管理人才、技術人才選擇來滁州興業、安家。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陳莉 李曾婷,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