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效標識制度:十年,只是個開端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本刊記者 于昊
有些記憶清晰如昨,即使十年光陰匆匆流逝。
猶記得2005年3月1日那天,《電器》雜志編輯部的同事們圍在會議桌前,召開月度選題會。那時陳莉還是編輯部主任,我還是個為選題而苦惱的記者。我問陳莉,這期專題做什么?她說:“當然是能效標識。”
于是在十年前,我們曾一起做了一期雜志專題,題目叫做《能效標識制度蹣跚上路》。之所以“蹣跚”,是由當時制度實施時的困難環境所決定的。專題里有時任中國標準化研究員資環所所長李愛仙參與署名的文章《我國家用電冰箱和房間空調器能效標識信息標準要求》,還有我們采寫的關于家電企業的磨合、空調業的變數、冷柜不明朗等等觀察式文章。實話說,十年前的我,總覺得這制度未必能成氣候,或許哪天會出一期專題來祭奠它。
然而,參與其中并矢志推動它成為長效機制的人們并不這么想。
十年后的今天,當我們又一起制作一個叫做《能效標識十周年》的專題時,李愛仙副院長在專訪中,毫不避諱地將十年前的“蹣跚”娓娓道來,同時道來的還有能效標識制度十年的風雨和彩虹。
因此,正如你所看到的,當我們又一次制作能效標識的專題時,它的格調絕非祭奠,而是站在里程碑上的回望與期許。
毫無疑問,能效標識制度從蹣跚起步至今,取得了巨大的進展。數據顯示,自2005年3月1日起正式實施能效標識制度,截至目前,共有12批五大類33種產品納入能效標識目錄范圍,備案企業數量超過9000家,備案產品型號數量超過61萬個,節能產品(能效等級為1級和2級)型號占比約為62%。其中,家用電器能效標識目標產品共計14類,是占比最高的目標產品領域,也是最有代表性的目標產品。
保守估計,十年間粘貼能效標識的家用電器銷量累計已超過18億臺。這是中國家電產業發展最快的十年,也是能效標識制度伴隨著市場發展一起成長、完善的十年。
在能效標識制度實施的十年間,《電器》的記者作為觀察者親歷了制度實施初期的痛苦磨合、制度實施過程中各方的巨大分歧、國家刺激政策對能效標識制度的深刻影響以及能效標識一次次的擴編與修訂。
從觀察者的角度,雖然能效標識制度仍存在監管層面嚴重滯后、消費者關注度有待提高、能效標識升級障礙等等問題,但在過去十年的成長中,無論制度本身還是參與這項制度的管理者、推動者還是執行者都經歷了磨練,在曾經“摸著石頭過河”的心態中,完成了蛻變。正如李愛仙副院長所說,國家、行業、企業及消費者多個層面也都因能效標識制度的十年實施而獲益匪淺。
每一個值得紀念的里程碑都是用來總結經驗的,因為那是下一個里程碑的基礎。能效標識制度實施十年之期,互聯網大潮洶涌而來,中國家電產業的變革已如火如荼。節能,作為家電產業永恒的命題,勢必將在中國家電產業與能效標識制度新的十年中,變革升級。
因此,在這個悠忽而過的十年來臨之際,我們一起用《能效標識十周年》的專題來記住過往,迎接互聯網時代的新十年。
在歷史的長河里,十年光陰只是渺小的一瞬。對于將長久實施下去的能效標識制度,十年,只是個開端。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