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創新仍是兩會熱詞?看看往年代表怎么說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8年是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所以,2018年全國兩會以其新的時代坐標而意義非凡,更加令人期待。那么,今年兩會代表的議案和建議會有哪些熱點呢?從近年來人大代表的議案和建議來看,筆者認為,自主創新應該是今年兩會的“熱詞”。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戰略支撐。而且明確提出了倡導創新文化,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極有可能也是代表、委員們熱議的話題。
比如受全國媒體關注的焦點人物、中國自主創新的大力倡導者董明珠,在往年全國兩會上的建言獻策主要聚焦三大領域:自主創新、社會責任、民生保障。其中,涉及“自主創新”及與之相關的“知識產權保護”建議數量最多。關于鼓勵企業自主創新的建議,董明珠已先后提交了五次。而在2017年,董明珠就遞交了5項建議:鼓勵企業自主創新,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打擊“惡意搶注商標”,建立家用電器安全使用年限,調整個人所得稅起征點,其中三項跟自主創新有關。
而今年,董明珠代表一如既往咬定“創新”不放松。在3月3日接受央視網《比心新時代》欄目采訪時,董明珠又提到,中國制造要轉型升級,一定要實現技術突破,才能真正實現智能制造,她一直強調自主研發和創新,她表示要站在國家層面去思考,為中國制造提一些建議,大概率也跟自主創新有關。
很多人大代表就我國未來發展方向積極建言獻策,判斷我國進入新發展時期,需要全面提高我國自主創新實力以及綜合國力,才能讓中國創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比如2016年兩會期間,中星微電子公司創始人、全國人大代表、全國青聯副主席鄧中翰提出一個議案和兩個建議,他繼續推動《中華人民共和國自主創新法》的議案,建議以法律的形式對自主創新的相關內容加以規定,依法保障和促進自主創新的開展。他表示,建議政府加大對高端芯片技術的重視和扶持力度;同時希望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創新主體”的作用,鼓勵企業承擔國家重大項目,強化企業參與力度。
此外,提及自主創新議案的人大代表還包括騰訊公司CEO馬化騰,他在2013年兩會期間提出了三項提案,分別以“營造良好創新環境”、“規劃互聯網發展戰略”和“培養國際知名互聯網企業”為主題。馬化騰提出要發揮政府制度保障作用,營造創新環境。馬化騰建議進一步完善知識產權制度,對創新行為進行鼓勵和保護;設立政府主導、社會參與的科技戰略投資公司,豐富自主創新的金融支持體系;同時要在打擊犯罪、法律訴訟、稅務服務等方面完善創新活動硬件和軟件環境;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執行副總裁周云杰也提出“怎么讓企業成為創新主體”,探討如何建立以企業為主體的國家創新體系,主要是支持更多企業走出去創世界名牌;全國人大代表、廣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曾慶洪向兩會提交議案,提出加強自主創新,建設汽車強國等六項建議……
“自主創新”在兩會中也一直受到國家領導人的關注和重視。早在2013年的兩會,政協開幕后的第一天團組討論,習近平總書記首次下團,選擇了全國政協的科協、科技界聯組。李克強參加人大山東代表團討論時說,要加快高新技術推廣應用,形成驅動創新的內在力量。從這些細節可以看出:自主創新是國家經濟策略的重頭戲,同時也是一個熱詞。
正如習近平總書記2016年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強調的:“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在我國發展新的歷史起點上,要把科技創新擺在更加重要位置,吹響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號角。”
綜上所述,筆者相信,今年兩會,科技創新將又會是“兩會焦點”,因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必須堅持走自主創新的發展道路!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