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受制于人”到“技術為本”,小米做對了什么?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智慧芽,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小米處在全球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有蘋果、三星、華為,要想獲得這樣的成長,沒有技術作為立足之本是根本活不下去的。”2020年11月18日,小米集團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在亞布力中國企業家論壇上澄清了“大家對小米的三個誤解”。這句話正對應的是第三個誤解“小米沒技術”。
奉行“技術為本、性價比為綱、做最酷的產品”的小米,在這十年做對了什么?
求創新、重質量,加大研發投入
在小米十周年活動現場,雷軍曾做了一個時長達3小時的演講,而今天要講的,是雷軍在演講中一筆帶過的一段往事。“2015年底,前期超高速成長,掩蓋了非常多的問題,一下子全部爆發了出來。手機行業,從來沒有一家公司在銷量下滑后,還能成功逆轉的。這時的小米處于生死存亡的關頭。形勢極其嚴峻,我不得不親自接管了手機部。”
真實的情況遠比雷軍說的嚴重。雷軍曾幾次飛到韓國三星總部協商,最后三星終于同意給小米供貨。為了緩解小米的供應危機,雷軍開始親自拜訪供應商。2016年小米MIX發布,終于讓小米一轉局勢,觸底反彈。
雷軍說,MIX的成功源于小米內部濃郁的工程師文化。“工程師是小米最重要的資產,為了讓工程師創新和探索的火炬越燒越亮,我們設置了小米技術獎。這是小米內部的最高獎項,獎勵突破性貢獻的技術小組,獎金是價值一百萬美元的股票。”雷軍希望,未來十年,小米會成為全球工程師心目中的技術圣地。
小米MIX Alpha
除了創新,雷軍還非常看重質量和技術。
“性價比是我們最有力的武器,也是我們最脆弱的軟肋。中國老百姓有個根深蒂固的觀念就是 "便宜沒好貨",這讓我們非常容易被誤解,競爭對手也非常容易抹黑我們。小米如何在未來漫長的征程中立于不敗呢?我們必須要拿出世界品質的好產品!”“創新決定我們飛得有多高,質量決定我們走的有多遠。”雷軍這樣總結到。
2020年3月,雷軍在微博中說:“我們幾個創始人全部技術背景,一直高度重視技術研發。2019年研發投入75億,今年預計超過100億。”
人們常常會因為小米過強的營銷能力而忽視它的研發實力。普通人似乎很難用一個詞總結小米是什么公司——畢竟它確實很“復雜”,不單是手機,小米的產品出現在你生活的各個角落。早在2014年,小米便已開始布局IoT,通過自營+生態鏈合作的方式推動業務發展。隨著時間的推移,IOT于小米而言更加重要,到2019年,“AIoT(AI+IoT)就是All in IoT”。
2020初,小米副總裁常程在微博中展示了小米的技術圖景,分為應用及服務、工業設計、人工智能、通信技術、大數據、安全與隱私、操作系統定制、云技術、硬件及驅動9大模塊。
雷軍認為在制定研發方向時,研發重點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考慮:
(1)夠避開競爭對手的研發熱點;
(2)針對對標競品的技術空白點或專利布局薄弱點;
(3)關注消費者所關心的痛點。
技術為本?答案在專利里
饑餓營銷、粉絲經濟、風口上的豬……都曾是用戶對小米的“印象標簽”,這家年輕的公司登上過中國智能手機的王座,也曾因專利訴訟差點丟掉海外市場;從第一次測試MIUI的100名種子用戶,到今天遍布全球的上億米粉;從中關村一家零基礎的創業公司,到如今坐擁52億身價的“清河三里屯”……從一碗小米粥開始的故事,講了十年,也濃縮了中國互聯網和智能手機的飛速前進的新章程。
小米專利類型
圖片來自《小米公司創新力分析報告》
截至2020年8月,小米共有專利接近4萬件。對于一家年輕的科技類企業來說,這個成績已經不錯。但是,相對來說,小米在核心技術和專利布局方面確實還有提升空間。
小米全球技術布局
圖片來自《小米公司創新力分析報告》
小米重點研發技術
圖片來自《小米公司創新力分析報告》
小米今年加大研發投入就足以證明,在新賽道上,小米正在積極轉型技術研發。在小米公布的“三大鐵律”里,“技術為本”被雷軍擺在了首位——或許在這十年的起伏里,小米已經非常清楚:技術與專利受制于人,將是自身發展的極大隱患。
當然,小米還是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亮點技術:發布會上推出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首發120倍超長焦鏡頭和定制大底大像素超動態微光主攝,在影像權威網站DXOMARK以相機總分130分登頂,繼小米10 Pro之后再次成為全球拍照最好的旗艦手機,這是小米專業影像戰略的又一里程碑式作品。雷軍也表示,盡管遭遇巨大困難,但小米并未放棄澎湃手機芯片的自主研發。
我們能從小米的故事中借鑒到什么?是風口上豬也能起飛的互聯網營銷?是吃一塹長一智的初創企業出海案例?還是對自自身短板的認知與改進?
希望小米,也希望每一家中國企業,在詭譎變幻的全球競爭中,乘風破浪,一往無前。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智慧芽,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