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次獲得IEEE大獎的永磁電機專家——記GMCC&Welling上海研發中心主任諸自強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宋揚,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2021年10月中旬,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舉行2021年尼古拉·特斯拉獎頒獎儀式,IEEE主席將獎項遠程頒給了國際著名的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專家、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美的中央研究院電機與驅動控制中心創建主任、GMCC&Welling上海研發中心主任諸自強教授。此次獲獎,是行業對諸自強教授在交流永磁電機及其驅動的設計、建模、控制和應用方面所做出的創新貢獻的認可和肯定。
實際上,這已經是諸自強教授獲得的第二項IEEE榮譽,諸自強教授曾在2019年榮獲IEEE工業應用杰出成就獎,時隔一年,又獲2021年IEEE尼古拉·特斯拉獎。
博弈無止境
IEEE電氣電子工程師學會是全球專業技術組織,在全球160多個國家擁有400000多名會員,每年在全球舉辦的專業技術會議多達1300余場。在電氣及電子工程、計算機、通信等領域中,IEEE發表的技術文獻占到了全球同類文獻的30%。1975年,為紀念電磁學奠基人尼古拉·特斯拉,IEEE設立IEEE尼古拉·特斯拉獎,以表彰在發電和用電領域作出杰出貢獻的專家學者。該獎項每年全球評選一次,僅授予個人或不超三個人的團隊。
諸自強,這一殊榮的兩次獲得者,不禁讓人由衷的欽佩和好奇。
諸自強的頭銜頗多:電機及其控制系統專家,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教授。但最符合他內心的一個身份是:教學科研工作者。以學者身份轉為科研帶頭人,諸自強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人,這些扎實的科研成果與成績,也正是對一個“教學科研工作者”的最佳注解。
翻看諸自強的履歷,不難發現“神童”背后的專注與執著。
諸自強自小聰慧過人。15歲考入浙江大學電機系的諸自強,在浙大分別獲得學士、碩士學位之后,繼而前往英國謝菲爾德大學深造,獲得博士學位,并于2000年成為該校正教授,38歲的諸自強也是英國電機研究領域最年輕的正教授。
2008年,諸自強的教學科研工作再次升級,他領導著世界頂尖的電機及驅動研究團隊——英國謝菲爾德大學電機和驅動研究所(120多人,包括7名教授、5名講師、75名博士生和20多名博士后)。
2009年,諸自強開始進軍永磁直驅風力發電領域,他創建的謝菲爾德—西門子風電研發中心開始研發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在他的領導下,研發的西門子首臺永磁直驅風力發電機及系列產品,使西門子成為全球第一的海上風電設備供應商,被譽為“西門子全球企業和高校合作的典范”。
從2010年起,諸自強開始帶領GMCC&Welling上海電機和驅動研發中心鉆研電機核心技術和行業前瞻性技術。諸自強教授十分推崇“電機+”這一概念,以此布局美的機電領域10年研發戰略規劃,同時引進和培養杰出人才,并領導了家用電器永磁化和智能化、自動控制系統的永磁伺服控制、汽車核心零部件等研發工作。
諸自強在科研教學的道路上秉持“求是創新”的精神,他是包括IEEE及IET在內的許多國際一流期刊的審稿者,也是浙江大學學報審稿人。2020年4月。諸自強在浙江大學“百年電氣·全球院士空中講堂”為同學們做了學術報告。“百年電氣·全球院士空中講堂”旨在聚焦前沿科學技術,搭建學術交流平臺,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助力高素質人才培養。諸自強在報告會上分享了自己的電機設計經驗,并提供了諸多寶貴的指導意見,他嚴謹的科學態度令在線的聽眾們感到由衷的敬佩。
在電機領域,諸自強發表在IEEE和IET學報論文500多篇,全球第一,SCI引用18000次,全球第二,擁有授權發明專利50余件。在永磁電機的設計方面,諸自強系統性地創建了永磁電機分析、設計理論以及建模技術;在永磁電機的控制方面,提出了許多前沿的永磁電機控制、參數辨識和狀態檢測等突破性技術。這些學術研究成果不僅在全世界工業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已經轉化成生產力,產生了經濟效益。
創建新體系
2010年,諸自強加盟美的后重構了美的機電領域新體系。他創建了三個研發中心并擔任主任,現已形成了國際領先的研發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同時,他提前布局,制定了美的機電領域十年研發戰略規劃,被采納并全部實現。
2012年開始,在諸自強的推薦下,美的每年選派一名優秀工程師,赴謝菲爾德大學全職攻讀博士學位,該模式直接為美的培養了10名海歸博士,并引進了10余名國內外博士和100余名碩士。
有了專業人才,才能大施拳腳。諸自強團隊研發的永磁電機,大規模應用于家電產品:他們研發了一大批先進的永磁電機系統,率先實現了家用電器的永磁化和智能化;研制的高端滾筒洗衣機永磁電機已實現大批量生產,打破了國外壟斷,行業內該電機售價降低1/3;推出的吸塵器超高速永磁電機,性能超過國外競品。
有了材料和證據的來源,它們如何被人們使用并發揮最大效用,是諸自強在未來的人才培養中,“立體思維”與“多元思維”并重的教育理念。都說高等學府是“象牙塔”,從“象牙塔”里走出的年輕人,在諸自強的培養下,不僅有理論,迎面而來的實戰演習已經讓他們初備了戰斗精神。諸自強帶領的研發團隊為美的布局專利600多項,授權發明專利141項,團隊由此榮獲廣東省“珠江人才計劃”。
在26屆美的科技月大會,美的集團首次正式發布綠色戰略:圍繞“綠色設計、綠色采購、綠色制造、綠色物流、綠色回收、綠色服務”六大支柱打造全流程綠色產業鏈,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碳達峰、碳中和”作出貢獻。
GMCC&Welling的這支年輕團隊不僅在專業領域獨樹一幟,在多元化發展中,也有突出貢獻。為了踐行美的集團的綠色戰略,GMCC&Welling所屬的美的機電強調在研發層面全力打通家電、汽車、工控、3C四大領域綠色技術鏈;在產品層面,聚焦于研發高效型、節能環保型產品;在制造層面,加快建立數字化、智能化、綠色化精益制造產線,多維立體構建綠色產業生態。
在助力“碳中和”的道路上,諸自強教授帶領團隊成員齊發力,在其擅長的電氣領域深鉆電氣化出行科技,提供新能源汽車的關鍵零部件;在家電領域采用永磁電機和控制系統,提高家電的能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切實為“雙碳”戰略奉獻科研力量。
目前,諸自強領導謝菲爾德大學電機和驅動研發團隊,創建并主管多所科研中心,包括GMCC&Welling上海電機研發中心、謝菲爾德美的電機和驅動控制研發中心、謝菲爾德中國中車電驅動技術研究中心、謝菲爾德西門子風電研發中心等。值得一提的是,諸自強還創建并擔任了英國海上風電繁榮合作計劃首席科學家。
“我們不怕與任何品牌進行比較。創新是研發成功的關鍵,顛覆性的創新成果往往是從基礎研究突破中才能得到的。”諸自強以一個“教學科研工作者”的嚴謹與執著為兩次獲獎作出了回答。要探索世界,更要切實改變生活,或許這正是科研的溫度。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宋揚,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