廚房電器分會:把握新趨勢,探尋技術升級之路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5月19日,2023年中國家用電器技術大會進入日程的第二天。作為七大分會之一,廚房電器專業技術分會保持了一貫的高人氣。九大主題演講既有廚電技術趨勢提綱挈領,也有核心科技的細化升級,更有針對明星產品集成灶的眾多創新研究亮相。圍繞廚電行業的發展熱點和技術難點,與會代表展開了深度研討,共同探尋廚房電器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技術升級之路。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副秘書長劉釗擔任廚房電器專業技術分會會議主席。
把握新趨勢,打造新中式廚房
受到疫情與消費理念轉變雙重影響,消費者需求呈現出多元化趨勢。為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推進廚電行業向高質量發展,智能化、健康化、集成化、場景化、綠色低碳等發展趨勢已經顯現。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長李斌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長李斌從空氣、食物、水和人四大廚房關鍵要素出發,對廚電產品進行技術解碼,梳理和分析了廚電產業未來的技術方向。他表示,要以人為中心,圍繞空氣、食物、水,開展智慧、健康、綠色的廚電技術研究。
李斌提出了七大技術發展趨勢。一是廚電健康技術,加速邁向“健康中國2030。他表示,后疫情時代,國民健康意識顯著提升,健康消費快速增加,健康廚電呈現出明顯增長趨勢。廚電健康技術正在向空氣健康、食物健康、水健康、低噪聲技術等方向持續發展。其中,廚房空氣健康技術的研究對象從吸油煙機發展到吸油煙機、公共煙道與廚房空間的關聯系統,研究維度從油煙污染物治理發展到異味特征處理及健康效應、溫度舒適性、聲品質協同治理等方面。廚房食物健康技術的研究對象從餐廚具清潔、消殺發展到“儲存、清洗、切配、烹飪、清潔”全烹飪流程的食物與器具研究,研究維度也從消毒殺菌,發展到去農殘、提高營養保留、抑制有害物生成等方面。廚房水健康的技術方向從原有的“安全飲水”,逐步升級到“健康飲水”、“健康用水”兩個方面。廚電低噪聲技術的研究方向,正在向主被動復合降噪的方向發展。二是廚電智能技術,助力用戶享受烹飪樂趣。他認為,廚電智能技術正在從關注功能性,向跨生態聯動、全流程智能與隱私保護等方向拓展。作為用戶的烹飪助手,這需要廚電智能烹飪技術從信息收集、數據傳遞、數字化解碼、智能分析、指令執行五個方面進一步協同發展。三是廚電綠色技術,助力“雙碳”目標實現,可以從廚電綠色生產技術和廚電高效節能技術著手。四是廚電數字技術,推動消費模式的改變。廚電企業的數字化轉型已經從概念逐步落地,其中數字孿生技術方興未艾,有望加速這一過程。五是關鍵核心零部件持續突破,支撐整機核心競爭力,如電機與驅動技術、流體動力技術等。六是新材料新工藝,整機技術發展的支撐與引領。易清潔材料、凈化材料、水質改性工藝等值得關注。七是跨界跨域融合,探索廚電新技術、新品類。
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先行研究主任工程師賈逾澤
聚焦健康發展趨勢,廣東美的廚房電器制造有限公司先行研究主任工程師賈逾澤分享了飲食健康管理及其在家電產品上的應用。據他介紹,近年來,中國肥胖、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病人群數量呈現上升趨勢,給個人和社會帶來嚴重負擔。他認為,健康管理是大勢所趨,飲食健康管理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通過智能、部件與營養技術的創新組合,突破原有技術瓶頸,實現了以用戶為中心的飲食健康管理閉環。在感知階段,以健康問卷、美居行為數據和可穿戴設備為基礎,研發面舌診技術,構建多維度用戶健康畫像;在推薦階段,基于決策樹算法擴充慢病菜譜庫,通過雙向知識圖譜算法生成個性化健康飲食方案;在烹飪階段,基于典型有害物和營養素的脫出/保留機理,研發脫脂燃卡,輕火燃卡和營養高保留技術
集成灶熱度不減,技術走向成熟
集成灶是廚房電器行業的明星產品,2022年集成灶市場規模在300億元左右。市場關注度不斷提升,不僅吸引了大量企業涌入市場,也讓集成灶技術發展速度加快并日臻成熟。
浙江美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部長李利霞
浙江美大實業股份有限公司品管部部長李利霞以“靜、低、凈、安、智、標”概括了集成灶技術發展趨勢。其中,“靜”指低噪聲,現有主流集成灶噪聲區間在65~70dB,降噪的目標區間為60~65dB。她表示,集成灶降噪可以通過離心風機的優化升級、直排風道系統的采用、隔音材質的應用等方式實現。“低”指低碳、節能。無論吸油煙機還是灶具,都具有極大的節能潛能,集成灶同樣有著進步的空間。“凈”指易清潔,可以從提升進風口的油煙分離效率以及廢油、廢水的凈化處理兩大方面著手。“安”指安全保障。據她介紹,影響因素包括產品自身安全因素(零部件質量、設計標準、生產過程工藝管理、質量檢驗規范)和使用過程安全因素。“智”指智能互聯。她認為,智能既包括簡化操作、功能模式預設等功能帶來的“解放雙手”,也包括個體健康飲食需求、個性化偏好等功能帶來的“解放思想”。互聯包括集成灶與冰箱的聯動,設計食材儲備、配送等環節。“標”指標準化、模塊化。
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王志堅
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王志堅分享了集成灶熱效率與空氣性能平衡提升技術。他認為,消費者對集成灶高性能的需求還沒有得到充分滿足,如何平衡提升熱效率與風量、吸煙效果、噪聲之間的矛盾已經成為擺在行業面前的一項攻堅任務。他分享了老板電器針對集成灶熱效率提升進行的研究,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
海爾智家廚電集成灶研發總監鄧鵬飛
海爾智家廚電集成灶研發總監鄧鵬飛分享了集成灶強制對流對烘焙效果的影響研究與應用。他認為,目前集成灶行業面臨“內膽腔體左右送風均勻性難以保障”和“部分集成灶蒸烤一體底部無底部加熱、底部熱量少”的共性難題。由于集成灶結構限制,蒸烤腔體內膽與傳統嵌入式結構差異大。經過仿真模擬,烘焙效果不僅受限于溫度,還受食物表面熱風風速影響,表面風速均勻度較高,預測烘焙品質較好。通過合理調整壓筋風機蓋板的進風口和出風口,調整內膽結構,提升腔體內部的烘焙效果。
美的集團廚房和熱水事業部彭小康
美的集團廚房和熱水事業部彭小康帶來了基于集成灶的廚房熱舒適性提升研究,并介紹了基于集成灶的空調制冷方案。他表示,空調送風可以有效降低廚房空間溫度,達到一定的熱舒適性改善效果,但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將油煙卷吸出控制區域,造成集成灶捕集性能下降。上部空調送風較于下部送風,被卷吸的油煙更易被攜帶至呼吸區,造成嚴重的呼吸暴露,下部送風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下部空調送風風速更高,更易產生吹風感,導致烹飪者的熱不舒適。因此,合理的空調送風參數仍需要進行研究確定。
核心技術細化升級
廚房電器的核心技術發展不斷細化升級,吸油煙機、燃氣灶等產品在新技術的賦能下被賦予了新的活力。
華帝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研究中心仿真技術部負責人韓君慶
華帝股份有限公司創新研究中心仿真技術部負責人韓君慶帶來了“煙機吸煙效果仿真平臺及測試評價系統搭建”為題的分享。他表示,現階段油煙外溢評價方式存在短板和不足,希望通過研究構建吸油煙機攏煙能力定量化測試評價方法和吸油煙機油煙擴散仿真模型開發及仿真快速評價方法。通過對影響油煙產生、油煙擾動及油煙測量的影響因子進行梳理,從油煙產生的穩定性、油煙大小的區分度、油煙產生的安全性等方面進行了實驗測試,總結了定量化的變量因子。同時,為了兼顧工程機的攏煙能力,對測試方案因子進行了微調,并增加了發煙全流程的失效判斷條件,保證了發煙量的穩定性。
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師車珍妮
適老化產品已經成為市場新的需求熱點。杭州老板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工業設計師車珍妮分享了基于用戶場景的老年人灶具產品設計研究。該研究通過對老年用戶群體的飲食烹飪場景進行分析,明確老年用戶群體的需求,為灶具產品的設計提供建議。她認為,用戶在實際使用灶具時,還面臨諸多痛點,這些痛點將為企業帶來新的機遇。針對適老化需求,她分析稱,首先,市面上現有灶具產品的火力已經基本滿足平時的烹飪需求,但老年用戶在實際烹飪中,由于動作的緩慢對于火力的控制應仔細考慮用戶場景,提供小火力的精細分布;其次,老年用戶群不可避免安全問題的滯后性,現階段的一些安全提醒往往是事后提醒,對于灶具的安全預防可以從事后提醒轉向事前預防,增強灶具本身的自我檢測;第三,應用智能操控,幫助老年用戶火力一鍵調節,減少繁瑣的操作,在操控界面上采用適老化設計,放大操控面積,增加間隔避免誤觸,以文字代替圖標,減少學習成本。
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灶具產品開發部戎澤波
忘關火是燃氣灶引發著火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防干燒燃氣灶可以有效解決忘關火痛點,滿足安全使用需求,市場潛力大,規模增長快。寧波方太廚具有限公司灶具產品開發部戎澤波介紹了隔熱結構對防干燒灶具準確性的影響。據他介紹,防干燒技術通常采用溫控傳感器和熱敏電阻感應的方式,通過測量鍋底的溫度,與預先設定的溫度閾值(例如280℃)進行比較,只要鍋底溫度高于設定的溫度閾值即判斷干燒發生,隨后切斷氣源,阻止燃燒。研究發現,內環火蓋加銅圈隔熱結構可以有效的降低高溫煙氣對探頭的影響,提高防干燒的準確性;內環火蓋加銅圈隔熱結構可以使探頭感應鍋底溫度更接近鍋內食物溫度,提升了溫控精準性;內環火蓋加銅圈隔熱結構可以提高烹飪體驗,降低提前干燒保護的故障;銅圈高度每升高5mm,探頭側壁溫度降低20℃,考慮到探頭和鍋具的適應性,不能無限增加銅圈高度。
上海燁映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德輝
上海燁映微電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徐德輝的演講引發現場觀眾的關注。他介紹了紅外傳感器測溫原理、廚電領域測溫需求趨勢和技術革新以及非接觸紅外測溫在廚電領域的應用案例。據他預測,廚電領域對于測溫需求正在朝著測溫快、測溫準、更智能、高可靠性的方向發展。以微波爐為例,傳統的微波爐是預估時間來加熱食物,不能準確判斷和控制食物所需火力和時間,但是紅外測溫技術可以實現隔空測溫,控溫精度更準確、更節能,也可以控制好加熱食物最佳溫度。再以養生壺為例,傳統產品的熱敏電阻測量內壁溫度可靠性差、傳感器必須接觸緊密內壁或接觸飲用水,而紅外測溫技術可以隔空測溫,控溫精度更準確,壺體更漂亮,無二次污染。
博西華電器(江蘇)有限公司張佳妮
博西華電器(江蘇)有限公司張佳妮介紹了不同熟制溫度及烹飪方式對牛排品質的影響。她表示,傳統烹飪方式難以控制溫度,考驗烹飪技術;而真空低溫烹飪可以精準控溫,讓小白變大廚。據介紹,真空低溫烹飪在保證牛排鮮嫩多汁的同時,也不影響色澤,真空低溫烹飪的牛排在色澤和嫩度上優于其他烹飪方式。西門子真空低溫烹飪的抽真空率高達99%,并可以精準提供最合適的烹飪溫度。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于璇,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