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智慧家音箱:整合平臺資源,牽住家聯網的“牛鼻子”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7AWE上,海爾發布智慧家智能音箱,雖然這是海爾首款智能音箱產品,但這一步走得很穩健、從容。是通過整合海爾及外部資源形成合力,依托海爾U+及智能互聯平臺,牽住“家聯網”的牛鼻子帶來的從容。為此,《電器》記者采訪了海爾智能互聯平臺家聯網總負責人王東升、海爾生態資源平臺的總負責人宋芬、喜馬拉雅FM副總裁李海波、喜馬拉雅FM市場副總裁張永昶。聽他們解讀未來將如何把海爾智慧家音箱打造成智慧家居的新入口。
前排左一為宋芬、左二為王東升、左三為張永昶、左五為李海波
背靠大樹也應自強
海爾智慧家音箱這個小微團隊“背靠”海爾這棵大樹,依托于海爾U+智慧家庭互聯平臺、U+云服務平臺以及U+大數據分析平臺的強大平臺資源,對海爾智慧家音箱的發展具有很強的推動作用。“海爾的生態是開放的,海爾的基礎資源和海爾的一些平臺資源我們也是對外開放的。”王東升說道。
據《電器》記者了解,旨在解決各個家電企業間的智能體系的“信息孤島”問題,中國家用電器協會于2015年牽頭成立“智能家電互聯互通項目工作組”取得的成果在2017AWE上展出。其中,工作組成員包括海爾、美的、博西家電、海信等7家著名企業。海爾U+就是其中一員,未來不僅是海爾的產品,所有符合接入條件的產品都將能夠連接到海爾U+平臺。
擁有豐富的資源但并不意味著一切“手到擒來”,海爾智慧家智能音箱反而更需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自強不息地努力,才能成為大家口中“別人家的孩子”。宋芬表示:“音箱不止是一個產品,它更是一個產業鏈條、一個生態、一個資源形態,也是能夠呈現給用戶的綜合體驗場景。我們用“家聯網”來定義海爾智慧家音箱團隊目前主要的產品,我們做的是針對智慧家庭的智能連接設備,成為物聯網的一個結點。海爾的平臺就是資源的統一出入口,所以到智慧家居發展到成熟階段的時候,海爾平臺下的各個小微,都能通過海爾這個資源平臺進行操作。”
成為智慧家居入口的“鑰匙”
海爾更像是一棵大樹,每一個單品的存在,就是為了把這個生態培育成大樹所做的準備。海爾來做生態去布局這些智能硬件的終端產品跟其他企業有很大不同,據宋芬介紹,“因為海爾是從整個生態的角度出發,也就是在整個互聯網所有的網狀結構里面,智能單品包括海爾智慧家智能音箱都是其中一點,這個點放在客廳是一個節點,放在廚房是一個節點,放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是一個節點。”這個節點就是一個最好的智慧家居的入口,他是一把“鑰匙”,打開的是通往智慧家居的大門。
打鐵還需自身硬,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海爾首款智能音箱產品作為一個智能單品,他的內功主要體現在于多場景應用和人機交互。王東升說:“未來會把整個場景全部打通,海爾體現給用戶的就是一個場景,未來無論跟誰怎么去合作,用戶想聽的、想用的、想看的東西在音箱這個入口都能得以實現。”相較于智能音箱界的先行者Amazon Echo和Google Home,作為發力稍晚的海爾智慧家智能音箱,他的優勢就在于更適合中國用戶,并整合了海爾及內容方、技術方等外部資源形成合力。張永昶表示,海爾的音箱有很多其他音箱不具備的功能,比如說更多滲透在家居的每一個場景中,那這個過程中就會讓用戶有更多頻次的機會跟它進行交互。
張永昶為《電器》記者描述出一些使用場景,用戶在做家務、燒菜燒飯的時候,海爾智慧家音箱就能夠輔助他來完成,比如說喜馬拉雅FM上有“黃小廚”黃磊的節目,教你怎么燒菜,這樣在不耽誤用戶手上工作的前提下會有很大的幫助。比如說有的人想聽小說的時候,做家務一邊聽小說或者聽郭德綱的相聲,這些都是海爾智慧家音箱比較容易的場景,去幫助用戶去吸收有趣的內容跟信息。
牽住“牛鼻子”的關鍵在于打好組合拳
想要做好智慧家居的入口,海爾智慧家音箱在依托海爾本身的資源之外,還整合了像喜馬拉雅FM這樣的內容方,提供語音交互解決方案等技術方。“對海爾來講我們提供給用戶的場景里面需要很多內容,海爾盡管有一定的內容,但在社會整體層面上看或在某一個縱深領域,有些東西是海爾很難超越的,比如像喜馬拉雅FM這個形態。它擁有的這些內容資源,如果能夠跟我們深度對接的話,它帶給用戶的體驗這就會很不一樣。”王東升介紹道。
整合后的生態資源,說白了它是一個融合的體系,最終只有用戶認可你的體驗,這才是企業追求的最終目標。海爾智慧家音箱與喜馬拉雅FM等各生態資源合作,讓智能音箱直連互聯網云庫海量正版有聲讀物,將生活資訊、高清音樂、有聲讀物通通收入囊中,讓用戶輕松擁有家庭影院般的震撼效果。比如未來會有這樣一個使用場景,用戶剛進家門的時候,海爾智慧家音箱可以接收到并開啟,自動連接播放之前收聽到的內容。張永昶介紹道:“這種收聽的體驗完全連貫起來,這是我們想要達到的最終目標。這對于用戶體驗是個非常好的延續,包括后續可能接入用戶的深度數據,去幫助機器去了解用戶,這些我認為都大有可為,值得暢想。”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