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說“中國造”走向世界亟需“三品”?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fā)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質量關乎兩個‘生命’:一個是消費者的生命,一個是企業(yè)的生命。”“國家、國際標準都是門檻,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標準才是最合適的標準。”近日,在由廣東省委宣傳部(廣東省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與珠海市人民政府聯合主辦的“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國際傳播暨中國(廣東)企業(yè)走出去論壇(以下簡稱“海絲”論壇)上,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分享格力“走出去”的經驗時擲地有聲地說道。
在董明珠看來,“中國造”走向世界亟需在拼品格、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這三個方面下功夫,唯有如此,“中國造”才能在世界市場上贏得更多的尊重。
(董明珠于論壇現場播放展現格力自主創(chuàng)新成果的視頻)
在“海絲”論壇上,格力電器攜帶眾多明星產品亮相,其中,包括格力?玫瑰-Ⅱ、格力?金貝、格力大松IH電飯煲、格力大松凈水器、格力“凈靜”洗衣機和格力新一代省芯凈水機,這些拳頭產品凸顯了格力自主創(chuàng)新的“分布式送風”技術、三缸雙級變容壓縮機技術、“三年整機不換芯”等“黑科技”。當然,這些“格力造”只是格力電器掌握行業(yè)技術制高點和話語權的一個縮影。
“一個企業(yè)的發(fā)展要講誠信,誠信就體現在自己的產品品質上,我們過去是跟隨型、依附型的,沒有自己的技術含量的企業(yè),那是不可能成為一個創(chuàng)造者的,更不可能帶來改變世界的力量。”作為廣東省企業(yè)“走出去”的先行者以及中國制造業(yè)走向世界舞臺的一張亮眼名片,董明珠強調的“三品”可謂是格力電器在 “走出去”道路上摸打滾爬總結得出的“真經”,在“一帶一路”建設的大背景下,無疑具有引領行業(yè)發(fā)展的樣本意義。
我們知道,截至目前,“中國制造”并未明顯擺脫“大而不強”“廉而不美”等現狀,雖然“中國造”的隊伍里已經有了高鐵、華為、格力等值得國民驕傲的民族品牌代表,但從目前整體情況來看,這支隊伍必須繼續(xù)壯大。在激烈而又殘酷的全球化競爭環(huán)境下,中國制造業(yè)企業(yè)能否實現全面轉型升級,并在品質和品牌等方面有重大突破,與質量升級,技術提升,自主創(chuàng)新息息相關。
正是因為如此,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質量擺到前所未有的位置,特別強調推動中國制造要實現“三個轉變”。在《中國制造2025》中,“質量為先”是一條基本方針。國家層面已有了明確的指示,最終還需要一個個制造業(yè)企業(yè)勇于承擔企業(yè)責任,將國家政策轉化為切實的實踐。在這方面,格力電器早就成為業(yè)界以品格鑄就品質,以品質沉淀品牌的典范企業(yè)。
( “海絲”論壇上的格力展位)
品牌以產品為載體,品牌的根基是品質,品質的背后是品格。在“質量”方面,格力電器多年來堅持產品質量是企業(yè)生命線的思想,推行“零缺陷管理”工程,通過“放蛇行動”等做法將質量管理做到極致。對于產品的質量,董明珠曾經指出,“如果沒有質量做支撐,營銷就是行騙。”正是基于這種認識,在技術研發(fā)和質量管理方面,格力電器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深耕核心技術,在研發(fā)投入方面堅持“不設上限”,敢于下“笨功夫”。截止目前,格力累計獲得三次國家科技進步獎,18項技術被鑒定為“國際領先”。格力始終堅持的 “品格”,最終也為“格力造”換來了堅如磐石的市場美譽和傲視群雄的市場成績。
據了解,2005年至今,格力家用空調產銷量連續(xù)12年領跑全球,目格力自主品牌產品已經遠銷16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全球用戶超過3億。格力電器在國內外市場的受歡迎說明了一個不變的道理:注重質量是中國造“走出去”的前提,而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則是中國造挺起脊梁的關鍵。
正所謂質量無國界,品牌無止境,“讓世界愛上中國造”的大旗不是隨便一家企業(yè)都能扛起的,格力電器以自身的成功實踐的經驗告訴我們,“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離不開征服人心的高品質產品和極致服務,更離不開始終堅持自主創(chuàng)新的執(zhí)著和以消費者需求為導向,致力為人類打造美好生活的企業(yè)擔當。
“‘中國造’亟需挑戰(zhàn)自我,在拼品格、提品質、創(chuàng)品牌這三個方面練好內功,著力推動‘三品合一’,依靠自主創(chuàng)新的最新科技讓世界更加美好。”論壇現場董明珠如此說道。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fā)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