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 從格力看中國制自主創新路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實踐反復告訴我們,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
“創新要矢志不移自主創新。”
“自力更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奮斗基點,自主創新是我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必由之路。”
5月28日,中國科學院第十九次院士大會、中國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會開幕,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一大波反復強調“自主創新”的金句振聾發聵,引發全社會的共鳴與熱議,尤其是在中國制造行業。因為中國制造業無數的企業的實踐證明,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只有靠自主創新一條道路。
對于中國制造業自主創新的“標桿”企業格力電器而言,“自主創新”四個字不只是一種理念、一句口號,更是企業成長路上刻骨銘心的經歷。
2001年,重慶一家大型外資企業公開招標,購買“一拖四”中央空調,然而國內當時沒有一家企業具備生產這種多聯式中央空調的技術。格力帶著上億資金遠赴日本希望能夠購買到該技術。然而,一向與格力電器合作良好的日本企業一口回絕了購買請求:“這是我們花了16年才研制出來的核心技術,你花多少錢我都不賣。”
正是從那時起,被冰冷現實刺痛的格力電器開始將自主研發核心技術作為基石,經過2年刻苦攻關一舉掌握了此項核心技術,并繼續加大研發投入,不斷突破多聯機關鍵核心技術的新高度,研發出一系列“國際領先”級技術。如今,在“一拖多”中央空調領域,格力早已走在全球同行的最前列。
不僅是空調領域,近年來,格力將自主創新延伸到了智能制造領域。比如以前,中國高精密的數控機床大都依賴國外進口,格力人始終懷抱著一種深切的使命感,要將數控機床研發制造的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里。歷經5年刻苦攻關,如今,格力自主研發的“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精度、效率足以和進口“高精尖”機床比肩。
正是憑借自主創新,格力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2012年格力使用的注塑機械手都是從日本進口,一臺注塑機械手要花25萬元,出于生產線升級改造的需要,格力請求對方開放一個接口,日本企業卻提出,每開放一個接口要加收2萬元的接口費。格力決定自主研發,幾個月后,格力自主研制的注塑機械手下線,日本的注塑機械手隨即將售價從25萬元降到了18萬元。
面對一些中國企業在技術上不惜重金“買買買”,格力似乎從來不為之所動。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在多個場合都明確表示:“靠購買技術只能買到國外已經淘汰的技術,真正的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只有走自主創新的中國創造之路,才能掌握核心技術。”
5月16日,在珠海舉行的“新時代?讓世界愛上中國造??格力2018再啟航”夢想盛典上,格力對外發布了5項自主研發的最新技術,包括“基于G?PLC無通訊線纜的多聯機系統”、“空調光儲直流化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全工況自適應高效螺桿壓縮機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地鐵車站用高效直接制冷式空調機組”,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工業機器人用高性能伺服電機及驅動器”項目總體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其中伺服電機功率密度、過載能力等性能指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至此,格力自主研發的“國際領先”技術已達24項。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創新要重視人才的作用。”并強調,“創新要破除一切制約科技創新的思想障礙和制度藩籬。”格力的創新,也正是因為擁有一支超過10000人的研發隊伍,這是一支人人懷揣夢想的“生力軍”,更是個個都深深烙下“自主創新”烙印的“夢之隊”。此外,在諸多創新技術和產品不斷涌現的背后,是格力內部優越的研發環境和氛圍,一旦在企業層面形成技術研發的立項,格力往往是不惜代價、不惜時間地去進行鉆研,投入不設上限。
從跟跑到領跑,從模仿到創造,通過自主創新,掌握核心技術,用匠心磨礪品質,以企業轉型升級踐行國家的發展戰略,格力的實踐為中國制造企業的自主研發道路提供了可以借鑒的模版,值得中國企業學習。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