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調市場2018冷年回顧增速放緩,產品結構持續升級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8年8月1日,新的冷凍年度正式開啟??照{企業紛紛推出2019冷年新品,力爭在新的一年斬獲更大的市場份額?;仡?018冷年,中國空調市場雖然呈現高速增長態勢,但增速有所放緩,多虧炙熱的天氣才讓眾多空調企業稍稍松了一口氣。與此同時,受到房地產調整政策的持續影響,中國空調行業面臨市場需求低迷的境地。未來何去何從,中國空調企業正在不斷在產品創新和結構升級方面尋求新的突破點。
市場規模創新高,增速放緩
2017冷年,在眾多利好因素的作用下,中國空調市場呈現爆發性增長,市場規模創歷史新高。轉至2018冷年,雖然年初曾有市場遇冷的觀點,但整個2018冷年,中國空調市場仍取得了不錯成績。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8冷年,中國空調銷售額為2115.61億元,同比增長12.8%;銷售量達到6026萬臺,同比增長9.7%。
值得一提的是,雖然整體市場表現出眾,但從5月到7月,空調市場不管是零售量還是零售額均出現增速下滑的現象。特別是在剛剛過去的7月,空調市場零售額和零售量紛紛出現負增長。但從整體來看,2018年上半年,由于炎熱天氣的利好因素拉動,空調市場整體表現良好,線上市場和線下市場均穩步增長,其中,線上市場份額進一步擴大。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線下空調市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為2392萬臺和920億元,同比分別增長5.2%和9.3%;線上空調市場的零售量和零售額分別為1326萬臺和392億元,同比增長44.9%和54.8%。其中,線上市場零售量份額已經超過35%,零售額份額已經接近30%,同比呈現上升趨勢。
線上線下各領風騷
自線上市場快速崛起以來,不同廠商對于不同渠道的選擇各有側重。有些品牌注重線上,有些品牌堅持線下,可謂各有千秋,無謂優劣。線上和線下市場,從本質上來說,都是品牌商的出貨渠道。其中,線上市場由于缺乏專業導購和實質觀感、觸感,很難賣到高價。反觀線下市場則不存在此問題,因此線下市場適合銷售更為高端、售價更高的產品。
兩個渠道的銷售結構不同,導致不同品牌的雙線策略產生區別。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線上市場和線下市場的零售量份額分別為35.7%和64.3%。其中,2000元以下掛機、2000~3000元掛機、3000~4000元掛機、4000~5000元掛機、5000元以上掛機在線上渠道的市場零售量份額分別為54.7%、43.6%、18.2%、7.9%、7.2%。這說明在線上渠道崛起背景下,線上、線下消費者人群實現了分流,購買2000元以下掛機的消費者有54.7%選擇從線上渠道購買,而購買5000元以上掛機的消費者有92.8%選擇從線下購買。
值得注意的是,線上市場也開始售賣中高端產品,購買高端空調的消費者在線上消費的比例正在緩慢增加。因此,企業還應密切關注空調各價位段線上、線下市場份額的變化情況。當線上占高端空調市場的比重大幅提升后,那些定位較高的空調品牌或將迎來線上發展的良機。
產品升級已是根本
在產品層面,結構升級已成為市場主流。在市場需求低迷的當下,解決消費痛點的產品才能持續俘獲消費者的心。2018冷年,越來越多產品聚焦以用戶為出發點,以市場為引領。目前,空調市場的結構變化主要體現為高能效化、智能化、健康化、舒適化。中怡康線下月度零售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變頻空調的市場零售量份額達到70,7%,相比去年同期增長2.5%;APF1級占變頻空調的零售額份額達到46.0%,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13.4%;智能空調的市場零售量份額達到38.7%,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4%;自清潔空調空調的市場零售量份額達到23.6%,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0.8%;舒適風和溫濕雙控空調空調的市場零售量份額分別為5.3%和3.9%,相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1.9%和2.2%。
空調行業正在進行結構升級,變頻、高能效產品的比例正在大幅增加。這些高端產品的均價也明顯高于行業均價,所以產品結構變動也帶來行業均價上漲。
中怡康數據顯示,2018年“五一”期間,線下空調市場均價漲幅為4.5%,其中由品牌份額變動導致的均價漲幅為-0.2%,由結構升級導致的均價漲幅為4.1%,同規格同品牌均價漲幅為0.6%;線上空調市場均價漲幅為8.8%,其中由品牌份額變動導致的均價漲幅為1.7%,由結構升級導致的均價漲幅為8.0%,同規格同品牌均價漲幅為-0.9%。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無論線上市場還是線下市場,空調行業的主要漲價動力是結構升級,其他因素占比很低。
高端產品受追捧
隨著消費升級成為大勢所趨,產品結構持續升級,制造成本增加,都將促使中高端空調市場規模持續擴張。2017冷年,中高端產品已成為市場亮點;到2018冷年,中高端產品市場的競爭更加白熱化。中高端產品已經成為企業的新掘金點。
空調成本上升,低價格策略難以為繼也是促進產品結構升級的原因之一??照{所用的銅、鋼等大宗原材料,在最近1~2年處于價格持續走高的態勢;而其他成本,如所用的紙箱、安裝費等,也在大幅漲價。在這種情況下,空調廠家為了維持盈利空間,只能通過漲價來抵消成本壓力,這客觀上造成了空調低端市場萎縮和中高端市場擴張。此外,從市場來看,空調的變頻化、藝術化、高能效化、智能化等趨勢尚未普及結束,尤其是高能效趨勢,2017~2018年正是普及風口。伴隨高能效產品結構的空調比例增加,中高端空調市場會繼續擴張。同時,國內消費升級紅利正在席卷各行各業,空調市場也不例外。在消費升級紅利下,消費者對空調產品的功能性提出更加嚴苛的要求,對空調的品牌價值也更加看重,但對空調價格的敏感度正在降低。這形成兩大結果:一方面,好產品越來越有市場,即使高價也備受消費者熱捧;另一方面,空調市場的品牌集中度快速提升,一線品牌份額大幅增加。這兩方面也將促成中高端空調市場份額擴張。
未來將以價值競爭為主
伴隨房地產市場進入下行通道,新購住房帶來的空調需求在大幅萎縮。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6年、2017年、2018年1~5月商品房銷售面積分別同比增長22.5%、7.7%、2.9%。從數據中可以看出,商品房銷售面積的同比增速在2017年就開始大幅下滑,經過半年至一年左右的滯后期,空調市場也開始受到房地產下行帶來的負面沖擊。中怡康推總數據顯示,2017第三季度、2017第四季度、2018第一季度的空調市場零售量同比增速分別為32.9%、22.1%、17.3%。特別是到6月和7月,市場增速進一步下滑。
當市場遇冷,企業競爭勢必會加劇。而伴隨消費升級大周期的來臨,打價格戰且產品布局大多在3000元以下掛機、8000元以下柜機的品牌,將面臨目標市場的大幅萎縮。相反,關注價值戰、中高端產品的品牌有相當份額,將迎來市場的新機遇。價值戰將成為新冷年空調市場競爭的本質,一切品牌的市場活動都將圍繞這個本質展開。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