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模具加工產業升級,新泰機電亮相CITE2020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模具行業在我國發展多年,精密沖壓模具以及金屬結構件的行業市場空間巨大,產業輻射范圍廣。因受制于各種因素的限制,雖然我們占據全世界大部分模具的生產、加工訂單,與發達國家對比差距依然巨大。2020年8月14日,以“創新共享,開放合作”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CITE2020)在深圳會展中心拉開序幕。珠海新泰機電董事長樊波在現場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了中國精密沖壓模具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模具行業的發展趨勢,同時也指出目前存在的瓶頸與問題。
自2001年涉足模具加工以來,珠海新泰機電從小作坊發展成擁有領先模具加工生產線的企業,已經可以完成整套精密模具的生產、加工和銷售,并提五金供沖壓產品。
談及參加CITE2020的原因,樊波表示,希望業內可以看到領先的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非標觸點焊接加工工藝在密沖壓模具以及金屬結構件上面的技術優勢。據悉,新泰機電的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主要應用在微動開關、電連接器、繼電器等觸點導體上。目前國內主流的工藝是嵌入式焊接,上面沒有觸點。相比之下,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的優勢在于沖壓的同時可以完成觸點焊接,相當于將兩個工序并成一步來做,在加工過程中效率非常高。他說,這項工藝在國外比較多見,但國內非常少,新泰機電是最早引進的企業之一,這樣的工藝在整個廣東找不出三四家來。據悉,目前新泰機電主要為德國供貨,國內少量擁有這項工藝的公司大多自己焊接自己用,市場相對空白。新泰機電希望可以將這項技術推廣開了,讓更多的企業能夠用上。
因為,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的優勢十分明顯。據樊波介紹,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每分鐘可以完成兩百個焊接件,生產速度很快;觸點線的利用率也非常高,焊接強度也非常大,達到200N以上。這就使得在強度、耐用性、材料的節省等方面就很有優勢。經過近20年的發展,公司可以完成從模具設計,到模具加工,再到出樣生產全部自己完成。更重要的是,新泰機電已經將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做成模塊化設計,并獲得專利。在加工不同產品時,完全不需要拆卸,僅需三分鐘即可更換模塊,效率高、產能也很大。
樊波表示,雖然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投資很大,單純從產出來看可能十年都收不回成本,但是作為精密沖壓模具以及金屬結構件的領先工藝,是頭部企業必須要引進的設備,也是提高模具加工產業的重要資本。值得一提的是,疫情期間對公司的影響并不大。樊波表示,2019年的中美貿易摩擦對公司造成了一定影響,都能2020年至今的全球疫情,令歐美工廠停工,使得擁有完整產業鏈的中國得到發展,新泰機電也呈現出增長趨勢。
除了模具加工,新泰機電也從自身產業優勢出發,向紐扣電池、助聽器用的鋅空電池領域延伸以及連機器領域延伸。樊波坦言,向這些領域延伸,是因為公司具備現成的技術和加工實力。但此次參展,重點還是展示模內觸點焊接加工工藝,希望讓業內知曉,中國已經有企業具備這樣的技術實力。
但從整個行業出發,就精密模具而言,需要比常規模具更高的技術基礎及核心技術點。而中國國長期以來一直注重降低成本,并沒有重視核心技術發展,導致模具行業發展多年依然進步緩慢。而且各企業之間自為戰,沒有分工合作細化流程,大而全依然占據主導地位,無法抱團形成競爭優勢,導致技術水平總體落后于外國。連最簡單的模具常用標準件水平都遠遠被外國甩在后面。樊波也呼吁,業內要注重核心技術研發。模具作為工業之母,工業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模具的技術水平高低。他提到,發達國家沖壓模具已經轉型,由最初的單一模具發展到多料帶多工藝復合模具工藝,而中國的模具工業還差的不少。如果不努力,未來在核心技術上依然會受到日本、德國的制約。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