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中國芯專題一|暫時安全?家電芯片供應亂世求穩
? ? ? ? ? ? ? ? ?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趙明,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
芯片,一個小小的電子器件,難為了華為,也難為了汽車制造業——2020年9月15日,芯片斷供,華為猶如被人掐住了喉嚨,60%與芯片強相關的業務發展嚴重受限,手機業務更是遭受巨大打擊;2020年12月下旬開始,因芯片短缺導致全球各大車廠減產停產的新聞此起彼伏,至今仍未得到緩解。隨著家電制造朝著高端化、智能化、變頻化方向發展,家電芯片的市場需求量正在迅速膨脹。全球芯片短缺造成的恐慌還在蔓延,2021年,中國家電制造業也要舔嘗這“缺芯”之苦嗎?
供需缺口大,家電芯片能否躲過?
芯片的應用領域覆蓋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是計算機、家電、數碼電子、自動化、通信、汽車、高鐵、航天、醫療儀器等諸多產業發展的必要元素,是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的核心技術。蓬勃發展的中國,從沒有像今天這樣需要芯片。從數量來看,2020年,中國芯片行業市場容量約為7000億顆,而2021年,這一數字或將超過8000億顆。從技術角度來看,中國制造正在由大而強,當然需要最先進的芯片技術支持,國內市場對高制程芯片的需求量正在攀升。令人抓狂的是,目前,在芯片供應體系中,無論數量還是技術,中國制造都不掌握話語權,恐慌正是由此而來。
綜合多位芯片制造業行業人士的看法,芯片產能供需缺口大,預計會持續兩年甚至更長時間。具體到家電制造業,中國家電制造業對芯片的需求與日俱增,芯片市場規模約為500億元,是否同樣受到本輪“芯片荒”的威脅?近期,《電器》記者多方采訪了解到的情況是,目前家電芯片供求基本保持平穩,但交期明顯拉長,并出現高端芯片采購困難的現象。
家電芯片增量相對平緩,技術水平低
事實上,家電制造用到的芯片種類很多,包括MCU微處理器芯片、電源管理芯片(包括AC-DC、DC-DC等)、智能功率模塊(內含IGBT)、LED驅動芯片、Wi-Fi通信芯片、音頻驅動芯片、溫/濕度傳感器芯片等。但是,在現階段,冰箱、空調、洗衣機等家電單臺使用芯片的數量有限,多數只需配裝幾顆或者十幾顆芯片即可滿足設計要求。只有個別高端智能機型,才有可能用到更多芯片。盡管中國家電制造因體量龐大而顯現出數百億元的市場需求,但在家電制造領域,芯片應用還處于初始階段,尚未到達增量爆發點,相比其他熱門領域,對芯片的需求相對平緩、溫和。
與此同時,相比手機、汽車、工業控制等領域,家電對芯片的技術水平要求較低。描述芯片性能的時候,28nm、14nm、10nm、7nm、5nm……這樣的數值用來描述芯片的制程工藝,數字越小表明芯片的性能越高。制程工藝的每一次提升,帶來的都是芯片性能的增強和功耗的降低。目前,在芯片市場上搶單激烈的是先進制程工藝的芯片,比如14nm、7nm,甚至5nm。而家電制造使用的芯片并不需要太高的制程工藝,28nm算是設計“頂配”選項,40nm已經很夠用了,55nm、90nm應用普遍。低制程工藝芯片領域可以供貨的配套廠相對較多,除了國際幾大芯片制造巨頭,國內很多企業也可以穩定供貨,產能相對充足,合作方的可選范圍也比較寬泛。
芯片供應風險必須在可控范圍內
應該說,現階段的家電制造業是幸運的,無論需求量還是技術級別,家電芯片都還沒有觸及芯片供求那最敏感的神經,但就此高枕無憂?回答是否定的?!叭蛐酒C日益嚴重,家電應用領域不可能獨善其身,芯片供應吃緊的現象很可能逐漸蔓延至家電制造業?!边@是目前家電產業鏈上大家共同擔心的問題。事實上,在多重因素的干擾下,家電制造業已經遇到芯片供貨交期嚴重拉長的問題。
“即便扣除芯片制造原材料短缺、產能不足的影響,美國不斷加強對芯片的出口管制也是‘懸在頭上的劍’,難保家電企業或者家電產業不會陷入和華為相似的困境。”某家電業內人士在接受《電器》記者采訪時說,“半導體產品的設計和制造流程非常復雜,需要非常高的研發投入與資本支出,因此需要高度專業化的全球產業鏈,大家根據自身的優勢在產業鏈中發揮不同的作用。而美國的一系列做法摧毀了全球半導體產業鏈的這種和諧和默契,產業鏈上各個環節都緊張了起來,拼命延展自己的掌控力。在這樣的背景下,家電行業還要早做打算,芯片供應風險必須在可控范圍內。”
亂世求穩,伺機破局,毋庸置疑,現階段產業鏈上各個企業在芯片領域推進的每一項積極舉措都關乎家電行業的未來。
本文來源: 《電器》雜志 作者: 趙明,由 電小二 整理編輯!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