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田間到餐桌,長虹發布智慧廚房系統
? ? ? ? ? ? ? ? ?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
2018年9月5日,長虹請全國百余家主流媒體到四川綿陽“吃了頓飯”。發布會開始前,每一位到會者都在會場門口用Pad點了餐;簡短而重點突出的發布會后,到會者在餐廳快速獲得了一份對應的“團餐”。制作“團餐”的,正是長虹此次發布的智慧廚房系統。
長虹智慧廚房系統鎖定的正是“團餐”市場,即學校、企業、單位食堂、航空公路運輸配餐等存在著龐大的用餐需求的場景。中國烹飪協會調研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團餐”市場規模達到9500億元,并以年均超過20%的增長率快速增長,被稱為餐飲業“最后一片藍海”。雖然市場容量巨大,但是“團餐”越來越無法滿足用餐者持續提升的需求,用工成本、物流成本、能源效率以及菜品口味都在限制團餐市場的發展。
之所以能夠做到為參會者快速出餐,是因為長虹智慧廚房系統利用數據打通了農場種養、凈菜加工、冷鏈配送、智能烹飪到手機點餐、食材溯源等全流程,以廚房機器人為核心,實現“端云一體”,物流、信息流、資金流高度集成,相互增值,為用戶提供安全、味美、高效的智能餐飲服務。
“智慧廚房系統是長虹面向服務的制造轉型的成果之一。”長虹公司董事長趙勇指出。據了解,廚房機器人后臺系統還將能源消耗、食材品質、食客反饋等數據實時反向提供給食材供應商、農場、后廚等環節,形成食品溯源、定向種植、訂單采購、菜譜優化、能源管理等數據閉環,讓種植更精準、食品更安全、菜品更美味、能源更高效。
據長虹軟件與服務中心總經理劉東介紹,長虹智慧廚房系統改變了傳統餐食制作流程,消費者、廚房機器人、供需交易平臺等系統及設備被數據連接到一起。消費者通過手機點餐、支付、取餐,廚房機器人按照預制菜譜制作工序智能完成菜品制作、出鍋、清洗等動作,供需交易平臺則負責完成食材入庫、食品溯源、供貨等流程。
在整個鏈條中,凈菜車間是整個智慧廚房系統的樞紐,連接種植、供應鏈、廚房機器人等,集物流與配送中心為一體。
在長虹智慧廚房系統中,廚房機器人負責最終菜品的烹制,扮演著“大廚”的角色。為了制作出味道更美味、品質更穩定、樣式更豐富菜品,長虹組建了菜譜研發團隊。該團隊由著名烹飪大師、系統工程師組成。其中,烹飪大師主要負責菜品開發,系統工程師主要負責菜系工程化、標準化的程序開發。目前,長虹菜譜研發團隊已經標準化了回鍋肉、宮保雞丁、魚香肉絲、麻婆豆腐等65個菜品,455個規格。隨著菜譜研發的深入,將有更為豐富的菜品可供選擇。
據長虹智能廚房機器人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潘曉勇介紹,長虹廚房機器人采用電磁加熱系統,可在0℃~300℃之間精準控溫,冷卻狀態下鍋壁溫度可在10秒內提升至80℃;針對川菜特有的爆炒菜品,炒菜溫度可恒定在200℃以上,確保口味純正。長虹廚房機器人具備智能滾炒技術,面對大份量的食材也能使其受熱均勻,杜絕半熟。此外,通過油煙自潔系統,實現水渣分離、水油分離、水汽分離,讓后廚保持整潔干凈。
本文由 電器雜志 發表,轉載請注明來源!